小一班兔子观察记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喜欢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幼儿园里不仅有果树、鲜花、草地,还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小动物园:小猫咪、小鸭子、小金鱼、小兔子……
前不久,幼儿园里来了9个“新朋友”,是兔妈妈生了9只兔宝宝,小朋友们非常好奇,向老师提问到:
刚出生的兔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兔宝宝要吃些什么呢?
兔妈妈和兔宝宝会住在一起吗?
……
一个个有趣的问题相继而出,于是在晨谈的时候,孩子们和老师讨论起了有关兔妈妈和兔宝宝的各种问题。
认识新朋友
带着对“新朋友”的好奇与期待,老师先给孩子们看了9只兔宝宝的照片,在看照片之前,老师并没有告诉孩子们这是兔子宝宝,小朋友们看完照片后,纷纷猜测起来……
敦敦:我觉得它们是刚出生的小猪。
梵熙:我也觉得是小猪,它们粉粉嫩嫩的,好可爱啊!
一诺:他们看起来好小啊,像只小猫。
讨论新朋友
当孩子们知道它们是兔子宝宝的时候,感到十分惊讶,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老师,它们怎么没有毛呢?
小兔子怎么是红色的?它的耳朵呢?
兔子宝宝刚出生,它们的毛和耳朵还没有长出来。
随后,老师又提出了新问题,兔宝宝要吃些什么呢?小朋友们大声地回答道:吃青菜、吃胡萝卜。
老师给孩子们进行了动物小科普,告诉孩子们小兔子是哺乳动物,所以小兔子刚出生时最好吃些什么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回答道:“它们要喝妈妈的奶。”
于是,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有关哺乳动物的喂养小知识,小朋友们认真地听着,一次生动有趣的晨谈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近距离观察新朋友
晨谈结束后,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到了一楼的动物园看望兔妈妈和兔宝宝们,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了兔妈妈和兔宝宝,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生活习性等等。
看望完兔妈妈和兔宝宝后,孩子们开始了每天的户外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依然讨论着有关兔子的各种问题,一森小朋友撅着嘴巴问老师,他指着兔妈妈的笼子说:“为什么兔子要被关在笼子里,这样它都没有朋友了。”老师告诉小朋友:“我们可以一起照顾兔妈妈和兔宝宝,和它们做好朋友。”
户外活动结束回到班里,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有趣的手工黏土活动——“制作我心中的小兔子。”
瞧,小朋友们通过揉、捏、搓、贴、等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一会,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兔子在孩子们手中纷纷呈现。
看,我做的变异兔子很酷吧!
我们做的萌萌兔可爱吗?
温馨可爱的兔子一家人。
本次小一班的兔子观察之旅充实、好玩、有趣,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体验到了照顾小动物的乐趣。
活动反思
1、偶发事件的教育契机。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每次下楼开展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会主动的观察兔子或者小鱼等动物。所以,在兔宝宝出生后,老师利用晨谈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让这一偶发事件实现了教育价值。但是目前该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还可以继续发现新的兴趣点并展开探究。
2、当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兔宝宝图片时,有些幼儿反应很惊讶,有些幼儿就能够捕捉到兔宝宝的形态,对于幼儿之间的认知差异,老师可以采取个性化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事物。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4、在孩子们对小兔子的描述中,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可以比较精确的表达甚至用词语描述所看到的事物,而有的小朋友只能描述大概,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指导语的使用,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语言环境。
老师通过和孩子们的交流发现小朋友们对于动物的了解仅限于它们长大之后,比如——兔子就是长耳朵白色的、大熊猫就是黑白的爱吃竹子等等,对于一些刚出生的动物宝宝了解甚少,这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五幼的自然教育乐园里,我们还将继续与孩子一起开展动物科普;引导小朋友们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了解它们的出生、长大、形态、生活习性等等,用说一说或者画一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再请小朋友讨论和分享。
五幼里的小动物
还有更多的秘密,
等着小朋友们去发现、去探索……
老师和孩子们约定
今后要多多走进大自然,
体验大自然,
真实感受大自然的奥妙和美好。
文稿 | 马瑞雪
排版 | 廖锦卉
审核 | 史涛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第五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