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小编已经将11月《早期教育》(教育教学)的活动视频(《我是时间小主人》)打包好,供读者下载学习。
视频提取方式:点击文末左下角“”即可获得下载链接,视频提取码:z9db。
为了帮助大班幼儿提前做好入学准备,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我设计了这节“我是时间小主人”活动,利用故事中小熊的错误行为帮助幼儿了解拖沓的危害,利用具体的行动方法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时间管理。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核心问题和动手操作时间卡,理解时间管理的原则,提高安排生活、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为幼儿自信从容入学打下基础。
1.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初步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2.在情节讨论和设计实践中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原则,能松紧有度,要事为先。
3.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信心,进一步增强入学期待。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小熊的时间表》、小熊和熊博士对话的录音。
学具:操作材料“时间表”人手一份;“时间卡”若干,可提供黄色和绿色的空白图卡,也可提供画有吃饭、阅读、洗澡、吃零食、看电视、玩玩具等具体内容的图卡。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时间去哪了》(附后),激发幼儿对“来不及”的讨论兴趣
1.了解小熊“来不及”的原因。
师:小熊的苦恼是什么?放学回家后,小熊做了什么?他还有哪些事情没来得及做?
2.了解小熊“来不及”做事的危害。
师:这些事可以不做吗?如果不做有什么危害?
幼儿讨论明确:不做作业影响学习,不吃饭不洗澡影响身体健康,答应别人的事做不到影响友谊。这些都是重要的事,不能不做。
师:如果小熊不睡觉,坚持把重要的事情都完成,可以吗?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幼儿讨论明确:不睡觉熬夜对身体有危害,影响长个子,还容易生病。
(反思:借助故事,引导幼儿设身处地感受不合理安排时间会给自己带来不便,对身体健康等各方面都会造成影响,从而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小熊找到解决苦恼的方法。同时,为理解“要事为先”这一时间管理原则做了铺垫)
二、围绕“帮帮小熊”展开讨论,了解安排时间的基本原则
1.理解熊博士的两招秘诀。
师:小熊真是太苦恼了,他去找熊博士帮忙。
(教师播放小熊和熊博士对话的录音)
小熊:熊博士快帮帮我,我的时间都去哪了?怎么不够用呢?
熊博士:小熊别着急,我教你两招秘诀,让你成为时间的主人。第一招“要事为先”。
师:“要事为先”是什么意思?回到家后,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后做?谁会用图标画出来?(请个别幼儿用图标来表示)
(教师继续播放录音)
熊博士:第二招“松紧有度”。有紧张学习的时候,也要有休息放松的时候,紧张的学习和休息放松要间隔着安排。
师:你们理解“松紧有度”吗?小熊怎么做才是松紧有度?累的时候可以做什么?精力很好的时候适合做什么?紧张专注的事情和放松休闲的事情间隔交替着安排,谁会用图标画出来?(请个别幼儿用图标来表示)
2.操作摆放“时间卡”,帮小熊安排放学后的时间。
师:小熊到底应该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他可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别忘记做什么。
教师邀请一位幼儿在白板上演示,将“时间卡”逐一拖拽在“时间表”上,帮助小熊安排放学后的时间。鼓励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说这样安排的原因,教师观察提出适宜的建议,也可以鼓励其他幼儿参与评价,这样的安排是否符合“两招秘诀”。
3.播放小熊恢复体力、快快乐乐的画面。
师:小熊用这样的方法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再也不苦恼了,他说“谢谢大家”。
(反思:在这个环节,教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两个时间管理的原则——要事为先、松紧有度。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理解这两个原则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采用了追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并采用前书写的方式呈现幼儿视角下对两个原则的解读,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加深对两个原则的理解。最后,引导幼儿帮小熊重新安排时间,运用两个原则进行实践,加深对时间管理原则的理解)
三、开展“我是时间小主人”操作游戏,进一步学习安排时间的方法
1.介绍游戏规则。
师:这里有一张“时间表”,我们从幼儿园放学到晚上睡觉,中间这一大段时间要怎么安排呢?先想一想放学后,你计划做哪些事情,把它们画在对应的图标上,黄色代表重要的事,绿色代表让你放松的事。你可以自己画,也可以直接使用老师提供的图卡。除了这些事以外,对你来说还有哪些事很重要?还记得熊博士的两招秘诀吗,把你的时间安排起来吧。
(反思:此处教师提供了两个层次的图卡,既有现成的图卡,又有空白图卡,以满足幼儿个性化的表达。因为当幼儿在生活中做真实的时间管理时,需要安排真实的事项。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尤其应该帮助幼儿明确重要的事情是个性化的,要结合自身需求,甚至要结合家庭其他成员的安排)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运用两招秘诀合理安排时间,完成“时间表”。
3.分享操作结果,进一步明确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师:你们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安排进“时间表”了吗?请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安排。
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来和大家分享。先请妙妙介绍,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熊博士告诉我们的“要事为先、松紧有度”原则。
妙妙:我回到家后先看会儿书,等爸爸下班我们全家就吃饭,吃完饭后练钢琴,然后洗澡睡觉。
师:我看见你的“时间表”里全是黄色事项,没有安排让你放松的绿色事项,这是为什么呢?
妙妙:因为我开始学钢琴了,妈妈说每天练琴很重要,所以我在吃完晚饭后安排了弹钢琴。如果我吃完饭玩玩具,就没有时间练钢琴了。
师:你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做,这很棒。我们来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奇奇:我认为这样安排你会很累的,都没有放松的时间了。
妙妙:我想我可以在练琴之后洗澡之前玩一会儿玩具。
师:再请飞飞来介绍,其他小朋友看看他的安排是否合理,有什么建议。
飞飞:前几天我过生日,爷爷送给我的礼物是乐高,所以我一回到家就想玩乐高,看书就放在吃完饭之后。
小米:可是吃完饭之后,人容易犯困,这时候不适合看书。
贝贝:而且看完书又接着看电视,用眼过度,眼睛会近视的。
师:飞飞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安排松紧有度,确实把重要的事情和放松的事情结合起来做了。不过,听了小朋友们的建议,想一想,你的“时间表”还可以怎么安排?
飞飞:好吧,那我回家之后先吃晚饭,吃完饭玩乐高,等洗过澡了,睡觉前我看会儿书,这样就好了。
师:我还看到,有的小朋友时间不够用,绿色的卡片安排不下,怎么办?
总结:绿色的卡片代表不那么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如果晚上来不及做,可以放在周末完成。
(反思:教师以开放的评价方式满足幼儿相互分享和交流的需求。首先鼓励幼儿进行同伴交流,互相学习。其次,邀请多个时间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幼儿面向全班介绍,引发幼儿在认知上的冲突,进一步理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和不同情况下的个性化调整)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时间,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上小学后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让我们成为时间的主人,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你们有没有信心?
(反思:根据前期调查,即将进入小学生活的幼儿会因为未知经历的不确定而感到恐慌和压力,本次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管理时间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提升信心,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益)
附故事:
小熊上小学啦。白天他在学校学知识、锻炼身体。到了下午放学回家,小熊真想好好休息一下。他觉得饿,就吃了一大罐蜂蜜;他觉得累,就睡了一大觉;休息好了,他想出去玩,就踢了会儿足球;他想看动画片,就打开电视机一直看到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分别了一天,终于见到爸妈了,小熊拉着他们聊天、玩游戏……不知不觉天黑了,到了睡觉的时间。可是,小熊却不能睡觉,还有好多事情来不及做呢:晚饭还没吃,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自己还没洗澡,答应送给小羊的礼物也没时间做了……小熊好困呀,眼皮睁也睁不开,他苦恼地问:我的时间都去哪了?
本文刊登于《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11月,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所有活动视频版权归本号所有,视频仅供粉丝下载学习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领域。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顾丽娅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孙佳铭
作者单位 |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阳光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