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还记得你童年时玩泥巴的经历吗?
还记得你满身泥巴打滚的场景吗?
此时此刻,小宝贝们,
快来分享你们的玩泥趣事吧!
关于泥,孩子们知道什么,一起来听听。
关于泥,孩子们还想知道什么,一起来看看。
关于泥,孩子们可以自主探究什么,一起来瞧瞧。
孩子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组建项目小组,自发形成了实验组、制作组和宣传组。
宣传组:
生活中的砖头是什么样的?围绕此问题,孩子们开始了收集与讨论,在互相分享关于砖头的生活经验中,也对砖头的形状和用途有了初步认知。
泥砖制作流程图
制作组:
孩子们发现,泥土里面有很多的泥块,于是他们开始用脚踩、用积木敲、用水桶压、用轮胎滚,尝试将泥块变小。
用簸箕掂一掂,用带孔的塑料篓子左右晃晃,用沙池里面的筛子筛一筛……经过尝试,孩子们成功地分拣出泥土里的杂质。
孩子们把过滤的干泥倒进盆里,加水、加泥、加水、加泥……然而,却因为难以掌握泥和水的比例,和的泥不是稀了就是干了,他们在此环节遇到了困难。
幼儿讨论
应该先放泥,再放水,就像奶奶和面蒸馒头那样。
不能随便乱加,一会加泥,一会加水,所以一直和不好。
实践结论:3盒泥+1盒水=刚刚好
探究泥与水比例
为什么做出来的泥砖大小不一?
孩子们开始制作泥砖,利用积木围合成一个长方形,再用铲子挖泥填充进积木,再将草和石子覆盖在上面。脱模后,孩子们发现泥砖大小不一,表面也比较粗糙。
幼儿的轨迹
孩子们开始“头脑风暴”,想办法制作泥砖的模具,这样就能做出大小统一的泥砖了。
实验组:
教师有话说
在项目活动中,幼儿经历了“设计泥砖制作流程图、分离泥土中的杂物、探究和泥过程中泥与水的比例、寻找模具、制作模具”等有趣的探究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教师认真倾听幼儿的对话,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帮助幼儿梳理、总结想法,鼓励、赞许他们的好点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材料的提供者,支持幼儿与材料、同伴进行互动。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姬小园
供稿 |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桥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