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随后,美国国家早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罗格斯大学教授Steven Barnett做了主题为《构建高质量早期教育体系:促进可持续改进的标准和工具》的报告,介绍了美国学前教育的概况、学前教育有效性的愿景和挑战、有效的学前教育体系的发展模式、有效的学前教育体系的关键要素以及提高学前教育有效性的特定课程和实践等。除此之外,他还同与会人员分享了这一系列研究的结论:课程非常重要,但由于教学质量较低,课程内部的差异大于不同课程之间的差异,高质量的课程实施需要高超的领导力、培训与大量的计划;关注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大量正向效应;双语浸入对学习第二语言非常有效。Barnett教授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课程的实施没有最好的方式,会受到地区文化和情境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实践加以评估和修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幼儿一生的成功打下基础。
3
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郅庭瑾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政策解读与发展前瞻》的主题报告。郅庭瑾教授立于宏观视角,以智库的建立和政策支持为切入点,从“十九大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时代教育政策解读”“政策困难与挑战”三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大后颁布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进行了提炼与解读。她认为,十九大报告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主题,赋予了教育事业极高的战略地位。在此背景下,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具有“层级高、权威性强”“整体性和系统性强”等特点,强调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关键政策的重大突破”。其中,学前教育明确了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方向,决定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办园质量,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规范民办园发展,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加大督政问责力度。基于此,郅庭瑾教授强调,文件的执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协同和支持,因此党的领导是深化教育改革最宝贵的政治资源。
4
新加坡教育部教育项目署前署长岑志华博士做了主题为《新加坡学前保教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质量保障和提升的关键》的报告。岑博士首先介绍了新加坡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目前在新加坡有1900个学前教育机构(1500所托育中心和400所幼儿园),180000名儿童(以及他们父母),18000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接着,她针对新加坡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的治理与管理,学前教育的教师质量、项目质量、机构(管理)质量的提升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岑志华博士总结,新加坡学前教育依然面临员工流失率高、人事局面紧张、开展教师研究的资源有限、软件无法与硬件匹配等持续性的挑战。详实的主题报告让与会的园长们对新加坡幼教有了更深的了解。
策划|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整理|早期教育编辑部 上海托幼编辑部
微信编辑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孟 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