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美术区是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增进审美体验,促进艺术表达的区域,对幼儿自由表达表现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以下问题:
01
问题一:
美工区和美术区分隔明显,美术区专门绘画,美工区专门做手工。而且绘画以临摹教师提供的范画为主,美工区的孩子制作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02
问题二:
美工区和美术区里提供的材料比较单一,一段时间内,幼儿玩过这个内容后,就没有再选择的其他内容,要等下次教师提供新内容时才能再来参与创作。
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自主绘画和手工,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因此,要改变现状,让美工美术区成为幼儿富有创意地“自由表达表现”的艺术平台。
美术区美工区其实在促进幼儿创造性、想象力、艺术表现力方面是融汇贯通的。由此,我们将两区合并组合,更名为“创意区”,并对其进行多方位“重构”,以给幼儿一个更自由、开放的创作空间。
1. 重构环境,凸显“自由”。
① 创意区“工具区”的建设。
工具材料是幼儿进行创意绘画制作的媒介,丰富多样的工具材料能促进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激发创作想象。因此,我在创意区建立了一个“工具区”,将幼儿需要使用的油画棒、颜料、勾线笔等有序地整理在这个区域;将在创作中需要用到的画各类纸张分筐整理在这个区;将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废旧材料也以创意的收纳方式整理在这个区。这样,这里就成为了幼儿艺术创作的“自助超市”,满足绘画制作的需要。
② 创意区“内容区”的建设。
“工具区”里准备充分了,那孩子们利用这些工具材料开展什么内容的创意绘画制作呢?这是关键。经过商量,我们对创意区的内容进行预设和规划,如绘画方面可以开展些什么内容、手工创意制作方面可以开展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同时出现在“内容区”里,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③ 创意区“展示区”的建设。
为了能包容幼儿的创意作品,我给幼儿开辟了能自由展示创意作品的空间。我在创意区里设置了网架墙,窗户上设置垂挂夹,这样,可以及时展示幼儿的创意作品,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感,在相互欣赏中引起审美情感共鸣。
2. 重构模式,彰显“自主”。
① 内容托盘,便于选择。
我们在“内容区”设置了“内容托盘”,将这段时间要和幼儿进行的绘画、制作内容以文字名称的形式贴在托盘上,因为有了事先的预设,老师就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开展绘画和制作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内容去选材开展创作活动。
② 创意图示,探究创作。
为了方便幼儿自主开展绘画制作活动,在每个内容托盘里还张贴了图示,将绘画手工的步骤以图片的形式贴在托盘里。这样,幼儿拿到内容托盘,看着里面的图示,就能去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开展自主创作学习。因为有了图示,大多数幼儿都能自己摸索着进行艺术创作,当在操作过程中有困难时,老师小小的点拨就能轻松化解。
“托盘式内容提供模式”在创意区产生了较好的自主探究创作的效果。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①创意区内容虽多,但很多都是老师预设的,有的内容不是幼儿感兴趣的;
②创意区的托盘内容没有根据主题内容及时更新,慢慢导致幼儿兴趣不高;
③展示区不能满足幼儿展示作品的需求。由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整,优化这个艺术创作的平台。
1. 优化内容,多方接纳。
① 主题引领,跟进内容。
在主题开展之前,要根据主题的目标,有目的地预设内容托盘,以凸显主题,使区域游戏与主题相辅相成。为了满足不同幼儿的能力需要,对绘画内容进行了层次预设。如《我的祖国》主题时,主题式绘画内容有“向国旗敬礼”“热闹的街道”;技能性绘画内容有“长城”“天安门”“民族娃娃”;想象性绘画内容则有“未来的房子”“遨游太空”等内容。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
② 邻班分享,丰富内容。
根据主题进行的创意手工制作,其实同轨班都在进行。一个主题有几周,要多种创意制作内容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为此每个班老师都动足了脑筋。为了改变现状,在主题开展前,我们每班分享一个创意制作的内容,拍照,做成图示,各班共享。如《我的祖国》主题时,各班的创意制作内容分别是:1班折纸宝塔;2班大红灯笼;3班新疆帽;4班唐装;5班五星红旗。每班一种,五个班就是5种,统一打印图示步骤,分发到各班,丰富到创意区里。
③ 幼儿自创,充实内容。
幼儿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创作材料时,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创意冲动,如想用什么材料和什么材料加以组合,变成什么新的作品。我们也及时地满足幼儿的这种需求。我们的做法是:给幼儿提供空白的托盘,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选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如程程看到了收集的石头,就在石头上用颜料进行绘画,他的石头画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如涵涵看到材料区的纸杯,就用纸杯来制作可爱的螃蟹,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优化形式,多样互助。
① 自由结伴,互助学习。
托盘式内容的选择,不是将小朋友之间的创作活动分隔开了,而是她们可以以同内容为创作源泉,相互交流,进行互助学习。
如在创意手工编织围巾时,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开始在用餐巾纸盒做成的材料上编织围巾。磬磬已经编得很娴熟了,可清清是第一次来编,她看了图示也有点不明白,这时磬磬就主动上前,手把手地教她。
② 补助支架,探索创作。
创意区里学折纸,虽然老师给幼儿准备了图示,但图示是平面的,有的步骤幼儿还是看不清楚,为此,我们又给幼儿补助了“支架”。如幼儿学折宝塔,我们将宝塔的每一步折纸步骤都用纸折出来,然后在“支架”上展示。幼儿可以边看立体的图示进行折,碰到哪一步有困难时,可以取出来,研究一下,再接着折,大大提高了幼儿折纸的成功率。
3. 优化呈现,巧用创作。
① 有效组合,多方垂挂。
如我们将幼儿在创意吧里创意制作的具有中国味的仓颉造字艺术纸筒和纸盘上绘画的京剧脸谱,相互串联,做成了挂饰,展示在活动室,孩子们相互欣赏着作品,并感受着活动室里浓浓的艺术氛围。
② 有效流通,互动欣赏。
我们还将他们的作品投放到“超市”,如幼儿制作的新疆帽、拖鞋、国旗等,都能在超市的展示架上找到,一方面也是展示,另一方面是让他们的作品流通起来,感受艺术作品在游戏中的魅力。
托盘式内容提供模式在创意区的实践尝试,让我感受到了其对幼儿大胆艺术表达表现的有效性,也让我对此有所领悟,以点带面地做好学习性区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1. 教学内容在创意区“变式延伸”。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美术活动就是创意区的内容,但幼儿在美术活动时已经绘画制作了,再以同样的要求投放到创意区,幼儿显然兴趣不高。因此,我们在梳理创意制作内容时,注意要与教学内容有所变化,是教学内容的变式延伸,如画了青花瓷瓶,在创意区就可以变为装饰青花瓷瓶和制作纸盘青花瓷盘等。这样,幼儿既有一定的技能,又能创造性地表现。
2. 有效策略在众区域“横向延伸”。
随着创意区“托盘式内容提供模式”的开展,让我有了要把这种有效模式运用到其他区域的想法,使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中与托盘式材料、内容互动,从而更有效地获得不同能力的发展。如在数学区、科学区,也可尝试“托盘模式”,可以看着图示上的步骤开展数学学习、科学探究,开展自主学习。
原文刊登于《早期教育》(美术教育),版权归本刊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马 辉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