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伙伴找不到优师教研了,为了不错过更多精彩的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按照以下步骤点亮【星标】哦!??
孩子,
生于天地长于天地的独立个体,
自然,
一半尘土一半丰盈的孕育之地,
当孩子走向户外,进入自然,
呼吸草与风之间的静谧,
当孩子畅游户外,融入自然,
沉浸行与思之间的碰撞,
游戏变得更加丰盈,
孩子也展露出他们的神奇。
而他们游戏的场地,那一座“泥巴厨房”,
也因此丛生了许多妙趣。
01
『风味小菜,草木厨间』
人间即风味,美食即相逢。在小小的泥巴厨房,孩子与自然的草木相逢,拿起身边的锅碗瓢盆、随手可拾的落叶花瓣、小草,便烹饪了一道又一道的珍馐美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厨师们的心声吧…
沫沫(3岁5个月):
辰辰(3岁6个月):
昕昕(4岁):
泥巴厨房里面有汤,还有小孩子,我用锅煮了饭,然后又加了水,我还把水当做油来炒菜,我用水壶接了水倒进菜里,煮汤。
老师的话:
孩子们用自己的创意,把一道道“美味佳肴”盛放在桌面上、灶台边。他们发挥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使用厨具烧、炒、煮,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02
『瓢盆未改,专注依旧』
烧菜的热潮带动了孩子们在泥巴厨房游戏的热情。当一盘盘菜出锅、上桌,当每一位家人“品尝”后,那些使用过的仍然蘸着菜汁的锅碗瓢盆该怎么办呢?于是,洗碗刷锅便成为了他们新的游戏……
阿萨(3岁4个月):
乔乔(3岁7个月):
汤圆(3岁6个月):
老师的话:
生活中获取的经验是孩子游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家里吃完饭,看着爸爸妈妈厨房忙碌的身影,在幼儿园用完餐,看着阿姨用心的将我们的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这些榜样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融入于自己的游戏中,这也是他们丰富自己经验的一种方式。
03
『恰逢其时,长凳入镜』
孩子们的游戏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只要有材料,神奇的孩子便能玩转各种游戏,就连餐桌旁的一列长凳,也能让他们玩出不一样的精彩。
沫沫(3岁9个月):
我画了我坐车的地方,终点有太阳,我坐的地方全都是板凳。我告诉司机,我要去有太阳的地方,他说把我送到太阳小区就好。
辰辰(3岁6个月)∶
很多人都上车,我开的车,两条腿坐着长板凳,哥哥也上车了,来了个电话按密码就能到了,很多人都需要到东海。
小汪(3岁6个月)∶
我在车上嘟嘟嘟,到站就下车。
老师的话:
孩子是由一百种语言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同样的游戏在他们的手中可以玩出一百种精彩,他们总能挖掘出让人惊奇的游戏。他们的思想如广袤的夜空,每一种想法都像明星一般闪烁着光芒,一张简单的长凳便能在他们的手下玩出不一样的游戏。
我的感悟:
1.理解在每一次中看见
对孩子来说,真实的看到各种各样的角色及其活动很重要。真实的体验能够帮助儿童更好的了解、并模仿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
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看见孩子丰富多样的游戏很重要。真正的看见能够为后续环境材料的支持与调整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南》曾说“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与方式”,而理解孩子便是看见孩子,他们在泥巴厨房的各种游戏都是以他们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这些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游戏显现出来,让我看见。
2.重视在每一次中思考
在每一次游戏中,孩子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他们主动且积极的在自己已有经验中与环境互动、与同伴互动, 不仅是语言和认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社会合作性的意识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对于观察者的我来说,幼儿在游戏中洗碗刷锅,有了极好的整理意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或许小班的孩子动作能力还未能支持他们洗干净一只碗,但是当他们愿意且积极的尝试时,我选择的是默默的站在他们身后,成为他们最有效的支持者。
3.尊重在每一次中倾听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从开学到现在,我惊叹于他们每一次游戏,我盯上他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孩子们从炒菜、洗涮到坐车的游戏相互交流,不断的在原先基础上增添自己新的想法,在倾听他们游戏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时常被他们温暖着,他们都是游戏中专注的发起者,是游戏后积极的表达者,在倾听中每个人的话语都很有趣,所以,尊重孩子,倾听每个孩子的话语并忠实的记录下来,这是作为一名教师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环节。
让我们放手,相信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让我们理解,遵循他们如呼吸般的生活与学习节奏,
让我们心手脑并用,观察、理解、倾听、回应每一位孩子,
让我们不断探索,向着儿童的世界迈进吧。
本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戳我试试
推荐阅读
虞永平:幼儿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理论
周兢:关注《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
丁海东: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
叶平枝:浅析教师不适宜的评价行为
王海英:让儿童成为反思性学习者
董旭花:自主学习中的教师——从观念重塑走向实践变革
朱家雄:幼儿园教育应以教育实践为导向——谈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应彩云:师幼互动中的师幼关系
曹中平:幼儿园游戏质量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压舱石”
李召存:科学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的三重追问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编辑:尹 盼 美术:吴建芳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2023幼师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微信同号)
喜欢就点亮“在看”吧↓ -=||=-收藏赞 (0)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