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那些事”系列之
爱”Ta”就要了解“Ta”
有的妈妈说
养孩子就像打怪升级
一路过关斩将
以为离胜利越来越近的时候
才发现在升级路上
最大的Boss永远都是下一个
上一秒还在嬉笑玩闹,下一秒就崩溃大哭,让人捉摸不透。
原本乖巧听话的小朋友,现在动不动就哭闹、打滚……
自家的玩具不玩,非要抢别人家的!
想抱着上楼梯回家,不行!非得自己下楼再爬一趟。
“不”,“不行”“不要”“我要自己来……”作为父母分分钟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这是为什么呢?
语言能力发
展尚未成熟
因为年龄小,孩子们还没有形成完备的语言表达系统,所以哭闹其实是他们表达需求的一种方法。有时候家长会认为哭闹就是“不乖”、“不听话”的表现,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哭闹其实是自我学习、情绪管理的过程,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
自我意识
开始逐步形成
喜欢说“我不”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说“我不穿”、“我不要”、“我不吃”等等。这是因为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喜欢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但是他们说“我不”,不一定是真的不想哦,我们要学会听懂他们的“语言”。
不一样的“强迫症”
家长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强迫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处于自我意识形成期的他们正是思维逻辑与秩序建立的敏感期,他们正在树立自己心中的办事规则。比如他的玩具就要这样摆放,或者“我”的玩具就是“我的”,不能给别人。
那如何才能把“可怕的两岁”变成“可爱的两岁”呢?其中的奥秘就是理解孩子在这个重要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
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们要学会通过这一表象看到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系统逐渐发展,再加上家长适当的引导,孩子们渐渐地就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当孩子喜欢说“我不”时,爸爸妈妈在沟通的时候,可以减少使用否定词,避免加深孩子的印象。并且家长可以用“选择题”代替“是非题”,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换个问法,也许得到的答案会很不一样。
那除了这些呢?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渡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鼓励孩子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减少说教。
适当转移注意力,给予孩子缓和的空间
成人可陪伴孩子表达情绪,然后再讲明规则。但是切勿以暴制暴。
在金融街惠泽儿童成长中心,老师们会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带着爱和耐心去引导孩子,从理解和尊重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在温馨、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图片、编辑 | 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