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抛开差异谈教育,都是耍流氓。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抛开差异谈教育,都是耍流氓。-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朗读:陈卓老师

撰文:心乔老师

写在前面的话——我的文章都是“基于普通孩子写的,先天条件优越的学神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谢谢大家的理解。


疫情过后的期中考试,结束了。虽然现在双减,不许排名,但是我们老师心知肚明——学生差距又拉大了。


有人在网课中如鱼得水,越学越好。有人在网课中,如水淘沙,越淘越差。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我在网课期间写的文章《大浪淘沙的网课,究竟暴露了什么?》,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了。


本文标题叫《抛开差异谈教育,都是耍流氓》。我想大家都应该赞同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才会有——性格迥异、与众不同、因材施教……这样的词语出现。


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三个问题是:即使我们知道孩子之间有差异,也未必知道——孩子的差异究竟在哪儿?问题出在哪儿?解决方案又是什么?


我想家长们看到这儿都恨不得握住我的手问:“对对对,老师,您能帮我家孩子分析分析吗?”


虽然我也很想帮您,但很抱歉,我做不到。


首先,我没有和您的孩子朝夕共处过,不知道他的脑发育情况。其次,我也不是您孩子的老师,不知道他的学习情况。


而上面那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就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才能找到根源,有了根源才能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明明家庭教育书籍买了不少、也跟着教育专家或者其他家长讨了很多妙招,怎么到了自家孩子身上就全都不管用了呢?


于是家长们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和孩子不一样,这些招对我家娃不管用。虽说孩子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是家长们这个结论还真是说对了。


人和人不一样,所以家长和家长,孩子和孩子都不一样。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时间段乃至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都会做出不一样的反应。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看到问题的根源,自然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举个例子,孩子一大早起床咳嗽了,您的第一反应是:晚上睡觉着凉了,或者昨天没穿外套冻着了。第二反应是:一边儿数落孩子,一边儿给孩子找药吃。结果孩子咳嗽完了,很无奈的跟您说:“我就是让口水呛了一下而已。”是不是好尴尬?


但这样的“误会”在生活中应该非常常见吧?


比如我儿子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我妈家玩,我逛街回来,老两口邀功似的的跟我说:“孩子感冒咳嗽了,我们给他喂了药,余下的药你带回去记得给孩子吃。”


当时差点把我鼻子给气歪了,我问他俩:“孩子感冒我能不知道吗?你们给他喂药前,为什么不先问问我?万一我在家给他吃过药了,你们重复喂药会造成药物中毒的。”


像这种“关心办坏事”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关心没问题,问题是既然您都关心了,为啥不再“关心的仔细点儿”呢?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关心最终造成一个不好的、甚至是无法收场的结果呢?


同理可证: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好、生活也罢,是否能给自己的“关心”穿上“仔细”的外衣?让我们的关心不至于“鸡同鸭讲”或者“马屁拍到马腿上”?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会觉得为难,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家长们无法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实际上“只有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才能教育好孩子”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如果“把心思都放在一件事情上,就一定能成功”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我们只需要放下手中的一切,只学数学,就算不能成为数学家,也一定能学好数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想要把事情做好,就需要“天赋+科学方法+努力”。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其实也是有天赋的。


家庭教育必备的天赋是“正确的爱”。


很多人觉得爱孩子是本能,大家都会。其实不然,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家长溺爱孩子呢?(关于溺爱,详见《我对孩子的爱,怎么就成了溺爱?》)


家庭教育必备的科学方法就是“高效的陪伴”。


人这一生,首先是为自己活着,自己都活得不开心,怎么有能力照顾他人的情绪呢?所以家长不可能24小时全年无休的陪伴孩子,孩子也不需要家长全方位的陪伴。


哪怕是小婴儿,都有自己玩耍不需要家长的时候。还记得我们怎么照顾婴儿吗?是不是随时倾听TA的呼唤,读懂TA的需求,然后解决就好?


“洞察根源,精准解决。”其实这个道理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家庭教育必备的努力就是把上面的两点,贯彻到底。


天赋和努力,我是无法指导大家的。唯有“科学的方法”我还能和大家聊一聊。


上学以前,家长要明白孩子面对很多生活问题的态度,大概率就是TA面对学习的态度——因为对学生来说,学习占据了TA生活的大部分。


比如畏难——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畏难,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去面对困难,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不畏难。实际上畏难,是因为“难”本身吗?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孩子之所以畏难,就是因为能力不够,解决不了困难——这里的能力,除了生理机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心理机能。如果不理解,可以去了解一下“习得性无助”。


上学以后,家长首先要懂得认清现实——我们都是普通人,不存在“聪明,就是不努力”这样的情况。比如有语言天赋的人,可以轻松学会多门语言,但数学可能是零分。有数学天赋的人,做起题目如鱼得水,让TA背书却难于登天。


可见就算是某方面的天才,也做不到面面俱到,那普通人的聪明,能有多聪明?能有多少天赋?所以大家可千万别高估了孩子的智商,我们普通人,还是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更加靠谱。


科学方案第一条:认识到孩子的大脑发育优先级、速度都存在差异,要用科学的方法应对,不能死磕。(详见《违背脑发育?你可知你的教育是怎么一步步“毁孩子”的?》)


科学方案第二条:再有天赋也要学习。也许你学的比别人快,但绝对不存在“不学就会”。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不然一旦难度加深,坏习惯就会把你拖入谷底。


科学方案第三条:复习比学习更重要!考试成绩取决于你会了多少,而不是学了多少。这和吃东西一样,光胡吃海塞的,不消化一点用也没有。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每天吃饭的时间,远没有消化的时间长。”所以我们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科学复习,因为只有科学才能让人事半而功倍。(详见《人生没有鸡汤,只有科学——读《考试脑科学》有感》)


科学方案第四条:该放弃就放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谁都做不到面面俱到,实在学不会的,就努力抓住基础,不让它拖后腿就可以了。有多少家长在孩子短板上花了大把的金钱,也没能补起来。


科学方案第五条:在双减大方向之下,家校沟通更是重中之重。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您孩子学习情况的,除了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也就没谁了。当然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具备了解分析学生的能力,这个是运气问题。但是家长能和老师保持着良好沟通的话,老师对您的孩子,也会印象深刻。对孩子来说,老师是否注意TA,对TA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好了,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希望本文能给家长们带来一点儿帮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以便及时获取更新。您也可以把我的文章发送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的亲人朋友,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谢谢!

抛开差异谈教育,都是耍流氓。-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抛开差异谈教育,都是耍流氓。-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家校合作育儿经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抛开差异谈教育,都是耍流氓。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