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辑 旋妮
审稿主任 探长
(共1819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家长因为情绪崩溃,从而做出暴力的行为,那么这样的矛盾,很可能会出现升级,伤了孩子的心。
引言
有些父母在面对孩子顶嘴或者不听话时,往往仗着自己是大人,从而把孩子所有的、热爱的东西全部都毁掉。那么这对于付出了所有心血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因为这是他们热爱的东西,也是他们集中全部心血的地方,付出了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热情做出来的东西,在顷刻间变成了一堆残骸,这种心痛该有多么之大。
如果家长就是那个“恶人”,那么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试想是别人这样对自己,自己会是什么感觉呢?
▼“再顶嘴,把你喜欢的玩具全砸了”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一位父亲在醉酒之后,由于孩子顶了几句嘴,他便将孩子积攒了好几年,倾注了所有心血的模型,在地上砸了个粉碎。
第二天醒酒之后,直接跟孩子挑明,“再顶嘴,把你喜欢的玩具全砸了,剩下的模型也将变得粉碎。”
如果仅仅是因为父亲不理解儿子的热爱,那么第二天醒酒之后,为什么还要说出来这样伤人的话?可见,这不仅仅是酒精之后的过激行为了,而是故意为之。
这位父亲很清楚,这些模型一旦被砸碎之后,基本上就是没有办法去还原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才会让父亲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呢?这位父亲竟然狠心到毁掉所有孩子梦想和热情的东西,并且在清醒之后再次放下狠话呢?
有人说是因为孩子啃老不作为,家长怒其不争;
也有人说这些东西是孩子花父亲的钱买的,大人的世界只以为这些模型是拼图玩具,不理解,所以看到儿子没有朝着自己的预期发展,父亲只能用暴力的方式去教育儿子,这也是无奈之举。
当然,具体的事实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们却可以肯定:暴力一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暴力”不适合频繁在教育中出现
仅仅是在很多部电视剧里,比如《小欢喜》里也有着类似的行为。
当被母亲逼迫学习的英子,和爸爸共同建造了一个梦想基地以后,他们就在屋子里放满了心爱的乐高积木。但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母亲发现了,感觉到被欺骗的母亲,在愤怒之下就毁了所有的积木,而这种毁灭梦想的行为,也毁了英子的理想家园。
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一边逼着孩子学习一边毁了他们的梦想,这种只是嘴上的爱,而实际上却浑身布满刀刃,在拥抱孩子的时候,便一根一根的插进孩子的身体。
这种教育并不是爱孩子,只是父母自己的执念,在孩子身上的延续,
●这种教育方式是在暴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爱,是给予
如果在小的时候,孩子就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过爱,那么他们便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不懂得奉献,而且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也会因为缺爱而变得焦虑,也不会快乐。
父母的爱,给予孩子的方式,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他们面前;
在他们有自己梦想的时候,如果无法理解他们的世界,那么我们可以和孩子好好沟通,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一起思考一下怎么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热爱去更快乐的生活。
?暴力式的教育,只会让孩子走向极端。
孩子面对父母的不理解时,他们很可能想反抗,但迫于自己没有能力,只能默默忍受,而这样的长期压抑,可能导致两种极端。
●孩子有可能会将爆发的种子埋起来。
等到自己有一天强大起来之后,便和父母产生从未有过的争吵和矛盾。从而孩子也学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这种暴力便会传承下去并且继续延续下去。
●孩子被父母长期压制,打骂,兴趣得不到父母的理解,那么孩子有可能越来越不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自卑懦弱,不敢挑战不敢拥有梦想。
那么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过爱的温暖,没有听到过鼓励的话语,长大以后,事业也很难有所成就。
暴力绝对不是教育最好的方式,只有爱才能温暖孩子的心,而有了爱的帮助以及支持以后,孩子们也能重新回归正常,自信的走入社会。
辣妈语录: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是迫于现实或者是难以实现而不得不放弃,遗憾的滋味,相信父母都曾有过,所以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梦想,家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应该予以支持。
让孩子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没准就能成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呢?家长的支持是孩子自信的来源,希望家长可以放下暴力的情绪,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走得更远。
家长们,你的孩子有什么梦想呢?你会支持他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