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辑|旋妮
审稿主任|探长
(共1622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毫无疑问是头等大事,但是关系到孩子的事情,总是会有突发状况发生,而这也是在考验家长的随机应变能力。
引言
如果连家长都无法正确的评判,那么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理呢?
假如自己的孩子跑到超市,先拿了一瓶水,打开喝掉,然后妈妈再付钱,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超市营业员觉得这是偷窃行为,要求十倍赔偿该如何回应?
两者自然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看似谁的立场都没有错误,那么该如何对待呢?事情本身没有立场,关键是如何在公共场合正确的引导孩子。
前不久,宝妈琪琪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假期琪琪和5岁儿子一起逛超市,刚走几步,小家伙就不乐意了,吵着闹着要喝水。无奈琪琪拿了一瓶矿泉水放进购物车,小家伙眼疾手快打开就咕噜咕噜喝起来了。琪琪起初没在意,拿着半瓶水和其他产品去结账了。
收银员却提醒道:根据我们这规定,你要交10倍罚款。琪琪瞬间不乐意了,但还是忍着性子说道:
“首先说声抱歉,由于孩子口渴先打开喝了,但是我也没打算赖账,拿到这里正常结账。不过你们这的规定,在我看来就是霸王条款,如果有条款规定,麻烦拿出来让大家都看一下,我今天如果给你10倍赔偿,你们敢接收吗?”
听到琪琪的话,收银员不做声了,后面的顾客也纷纷建议”没必要,没必要,人家都付钱了,不算偷。”这事才不了了之。
“在现实中这是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陪同孩子一起去逛超市,不给孩子买东西,孩子就会立刻哭闹。
★一方面来说,孩子哭闹就会扰乱秩序。
从而造成群体购物的不愉快,如果因为这样一点小事,在结账的时候发生争执,双方僵持不下,也会对正常的营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有些超市和营业员会做出偏激行为。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制度,制定一些片面的条款,这必然会引起顾客的不满。这种维护制度的行为当然值得肯定,但是凡事有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变成令双方都不愉快的行为。
?家长们也要注意对孩子的引导
没付款就吃喝,然后拿着空瓶或垃圾袋去结账,虽然满足了孩子的一时之需,但是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也是不文明的行为。
如果家长在一开始就纵容孩子的这一种行为,没有尽到家长应尽的责任,也是一种失职。孩子渴了,是父母没有照顾好,不应该把自己的错误当做是违反规定的资本。如果人人都模仿这种行为,那么超市就会乱了套,彼此都替对方考虑一下。
小孩子确实是会哭闹,那也是家长没有做好沟通工作,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家长失职的表现。
?既要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也要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
●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还要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两不误,是对一个家长最基本的考验。
如果孩子确实有错误,那么家长就应该及时指出来并加以纠正。在公共场合也要据理力争,及时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继续和管理人员沟通来取得通融。
很多时候,大家并不是不通人情的,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理解工作人员的责任。所以我们不能把问题复杂化,而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及时解决问题,以免造成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为了大局,往往要懂得“变通”
变通并不只是家长应该做的事情,超市的工作人员也要懂得变通。
因为一点小小的问题就和对方僵持,这也是一种很不理智的行为。
●一方面没有看到及时认错并付钱的这种良好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是死板硬套,不懂变通的表现。
不给人方便,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找不愉快。
生活中没有必要因小失大,因为一点点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很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损失。
●家长们应该表现的宽容一些,以身作则,不与争持,通过巧妙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矛盾。
这既是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也是在亲身教育他们,给他们说明不守规矩的后果。
辣妈语录:
在公共场合,引导教育孩子是很有必要的,同样的,也要讲究方法,既达到教育的目的,也保留了孩子的自尊心。
怎么样兼顾两边,就需要父母巧妙的运用以上更全面的小方法了,也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样的事情中吸取经验。
家长们,你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呢?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