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每一位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视频来源《天才画童》
面对孩子随意地涂抹,你是否会用“好不好”去限制他们自由表达?
面对孩子自由地创作,你是否会用“像不像”去评判他们的作品?
现在请放下成人的“眼光”与“标准”,
静静欣赏。
01
认同,儿童也是艺术家
4岁儿童作品《怪怪兽》
是毕加索还是乱涂乱画?
艺术是儿童自我表达和情感流露的重要方式。绘画语言是儿童特有的符号,他们用线条、图形、色彩表达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理解。
请你猜一猜上面两幅作品中,哪一幅是出自著名艺术家之手?
4岁小朋友
艺术家德库宁
儿童与艺术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难怪毕加索总说自己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如何画画。
幼儿作品
夏俊娜作品
幼儿作品
幼儿作品
孩子的作品完全不输艺术家,生动的笔触更有感染力!
认同更要支持
成人要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空间进行艺术创作,不要因为怕弄脏家里,而阻止孩子进行艺术上的探索。
从此这就是属于他们的一方天地了,可以尽情施展才华,无拘无束地创作表达。
无论墙面、地面还是浴缸,都可以成为展示作品的舞台。
把孩子的作品挂在墙上,所有认真创作的作品都值得被展出,不要只展出你认为好的作品。一段时间后便可很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孩子的发展轨迹。
把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定制成窗帘、桌布或者餐具,让孩子知道你看重他的创作,并且视之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02
欣赏,画得不像不要紧
4岁儿童作品《宇宙》
画画就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孩子用“画”来表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时,就像是在天真地玩耍,大人不必把孩子的作品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
《水母一家》
成人总是会习惯性关注孩子画得像不像,而忽视了更为珍贵的东西——他的想法。
《大公鸡》
当我们看孩子的画时,并不是看Ta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画中所表达的东西。
《妈妈喝果汁》
《恐龙、细菌、病毒》
理解、关心和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你会发现孩子看世界的视角很独特、珍贵,这正是我们要守护的!
《龙虾》
《妈妈》
艺术从游戏中诞生
绘画是一场充满趣味的游戏,孩子们边玩边热爱。
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家乡,地图也可以千变万化。
借形想象,让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孩子的表达更无拘无束。
03
放手,情感要自然流露
“我画的是我的爸爸,不是你们的”
《papi》
“我画的就是我想表达的东西,我画的是我的爸爸,如果你们想告诉我怎么画,那就不是我爸爸,而是你们自己的爸爸。”
对孩子而言,艺术就是日常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的爸爸》
幼儿绘画是一种感性的表达,孩子们常常将自己切身感受通过线条与颜色表达出来。
他们参与并体验,画下充满故事与情感的画。
利用生活中孩子熟悉且随手可得的物品,跟信任的人一起完成作品。
过程看似简单,但孩子获得了无语伦比的成就感、信任感。
在带孩子参观展览、外出游玩时,随身携带图画本和画笔,记录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
当幼儿关注到自己周边的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感受与欣赏之后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也格外真实。
说在最后
爱因斯坦说,当他在尝试各种创意时,他像孩子一样具有创造力。
“优师教研”坚信,
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
孩子的作品更不应该用“像不像”来评价。
支持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
呵护孩子们的原生态语言,
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值得被赞扬。
《优师教研》用游戏化的美术课程,
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创作、表达。
“优师教研”认为
孩子自信、自由地表达
比画的“像不像”更重要
画的不像不要紧!
关注优师教研
发现儿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