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多多3岁时,家人就开始教他各种知识:
爷爷教背古诗,奶奶教认字,妈妈教拼音和算术……
不仅自己教,多多读中班时,妈妈还给他报了强化班。聪明的多多上小学前,不仅已学会基本的加减法,而且识字竟达1000多个。
多多上了小学后,起初成绩还名列前茅,到了二年级却开始感到吃力,还动不动闹着不想上学,家人怎么劝都没用……
长久以来,教育部明令禁止幼儿园教授拼音等内容。有的家长理解这是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决定;而有的家长则心生担忧,生怕孩子“跟不上”。因此,大多数家长会在幼儿园阶段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他们不仅教授孩子拼音,还教孩子学语文、数学、英语,甚至是拿着小学的教材教,在校园教育的基础上将义务教育大大提前。
调查发现,在3-7岁的孩子中,目前有一半左右的孩子接受过超前教育。然而这种机械式的知识积累也许能换来暂时的优势,但却是以牺牲孩子长久的学习兴趣为代价。
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早期教育中的“超前教育”究竟会对幼儿造成哪些影响呢?
1、限制了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
很多知识和技能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学本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刻意超前和加速发展,会让孩子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非持续性的机械记忆上,从而牺牲了个性发展和品质培养的机会。
比如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技巧、个人运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经验等等,这将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2、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6岁前,孩子还不具备逻辑思考能力,过早地强迫他们学拼音、识字、做算术,孩子会因为无法理解文字和算数的意义,只能刻意记住这些形状和符号。
如同饮食不当引起消化不良一样,长期的被动吸收,不仅会把孩子的大脑变成思维固化的信息存储容器,还会将“学习很无趣、很辛苦”的想法根植于孩子脑海中,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内驱动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超前”的学习效果难以长久维持
通过实验科学家发现,早期教育的优势并不会一直保持下去,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儿童上小学三年级后,就几乎丧失了这种优势,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育的孩子相比没有明显差别。
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单一的智商,超前教育的儿童在早年所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他们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
超前学习危害这么多,是否意味着家长可以放弃做入学准备?
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入学准备不仅要准备,而且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但是准备的内容并不是拼音、识字和做算术题,而是学习品质的准备。
该专家还陈列了几点具有良好学习品质孩子的行为特征,各位家长可以借助下表评估一下您家孩子的学习品质。
Ta是不是充满好奇和探究?
Ta有没有时间观念?(学习的效率都在其中)
Ta学习时的态度,是不是认真和专注?
Ta对解决问题是否执着?是否很容易放弃?
Ta会不会很强烈要求让自己来?
Ta是不是经常对一些问题进行假设?如:如果这样会怎样,如果那样会怎样?
Ta是不是会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包括学习用品)?
1、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6岁前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有的孩子上小学后,数学成绩不好,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读不懂题。
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其它学科,更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远见、会思考,内心丰盈的人。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年龄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每天约定一个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共享阅读乐趣,并通过故事中的具体形象为孩子织就一张美丽的网,让他们在漫长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乐观的心态。
2、多让孩子动手“试试看”
家长千万别小看孩子黏乎乎的手工作品或者“四不像”的涂鸦,这些剪剪贴贴、涂涂画画不仅是孩子创造力的最佳展现方式,更是对他们小手肌肉功能的必要锻炼。
这种训练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肌肉和筋骨,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给孩子上学后学习写字提供一定基础。
同时,手部精细动作的强化还能促进大脑的发展,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力和分辨相似事物的能力。
3、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小学每节课时长约为45分钟,相比幼儿园时间更长,对孩子的注意力要求更高。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时坐不住,无法集中精神听讲,喜欢左顾右盼,就是缺乏专注力的表现。
幼儿阶段的注意力,主要靠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做运动、陪孩子玩注意力的游戏来提高他们专注的品质,增强他们的自控力,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
4、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这种宝贵的探索欲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学习和成长的不竭动力。
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时,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一起查阅资料,或者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
卢梭说的对:“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