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王国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EwMTQ3Mw==&mid=403684200&idx=1&sn=49a34e311c6bc3b45265dc880b816ec5
——2016年3月24日我的微信讲课提纲
我曾在一次讲座时即兴说过:忘记昨天是背叛,浪费今天是犯罪,不问明天是傻瓜。这正是今天我以时间顺序为逻辑,和大家一同讨论的话题。
首先谈昨天:
我分为两个阶段,以2000年为分界点。一个叫做“前昨天”,一个叫做“后昨天”。
我不知道民办幼儿园的“前昨天”从何时算起,估摸着应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的所谓民办园基本属于“黑户小作坊”,既不上档次,也没有名分,甚至像早年托儿所升级版。
那些年,公办幼儿园尽管数量不多,但也是主流。好在许多家长不仅缺钱,还缺少早教意识,所以,幼儿园教育的问题并没有在社会上凸显出来。
再后来到2000年后,家庭经济基础好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渐渐被大家意识到了。但此时的公办幼儿园总数量却没有与时俱进,这就给了民办幼教市场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我形容那时就是“挖坑就见水”,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懂不懂幼教,也不管你的办园场所条件如何,只要幼儿园一开张,就有一群孩子涌进来。
市场规律就是如此,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后昨天”时代我国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数量的增加上,办园质量的发展并非显著。那时,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家长认识,都把好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划等号,民办园基本属于“求其次”。
总之,昨天的记忆最好的词语就是——野蛮生长。甚至也可以用“三不管”解释昨天,第一,教育局不愿管,认为幼儿园属于“小儿科”,好一点的教育局用基教科代管。(教育部也如此)第二,税务局不会管,弄不明白民办幼儿园的属性。第三,民政局胡乱管,弄一个“民办非企业”身份说说而已,非驴非马的谁也解释不清。
好了,“三不管”别说透,大家都懂,这是一种适于自然发展的生态环境。
但那是昨天,今天则不然。
我的概念中,以两会喊出“入园难”为始,以国家三年行动计划为标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今天”。
民办幼儿园的生存法则属于市场,所以,市场的发展规律就是自然调控,就是沿着一种方向去演绎着——从少到多,从多到精。特别是近三年,这个趋势已现端倪,伴随着一批优质民办园的崛起,除了原本“姿态端庄、身居正室”的公办园,正在退去“姿色”,还有一些早年那些浸泡在温水中的“青蛙”,在不思进取和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出局的地步。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国政之下的管理之功。
我归结和分类了今天的四种民办幼儿园生态:
1、在竞争中崛起了一批新创办的软硬条件均优秀的品质园。
2、为了怒海求生,一批中型“抗风能力不强”的民办园,正在结网连锁进行中。
3、一直活的不错,收费不高,具有内涵,此类园在等待,但却不知道在等什么。
4、硬件不合格,一直在无证经营,因为当地学前教育处于缺位,所以政府为了“维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准活”。
这就是今天。不过,今天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来了!
资本为什么青睐学前教育?我看就是还没出生的民法新政惹的事。所以,今天就必须研究一下明天的事了,不然浑浑噩噩的,等明天给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一切晚矣。
我对明天民办幼儿园的预判是,高中低三类幼儿园的七种可能生态为:
1、 高端园第一生态,自强不息不差钱。
这属于健康态,首先是投资人的资本雄厚,不急于收回投资。然后又有教育情怀,找到了有业务实力的园长和优秀的教师队伍,专心做幼教。此类园所的未来就四个字——前程无忧。
2、高端园第二生态,被逼无奈弱不禁风。
这是问题园,是办园资本有些勉强,被房地产商的高房租哄抬到了高端之上。而且,在激烈的市场机制竞争中,在缺乏资金维护人力资源建设的条件下,在软件不过硬的情况下,最终走向就是被淘汰出局。
3、高端园第三生态,被资本注入不能自己。
资本进入的集中区域必然属于高端园,因为高端园走的政策路线是营利性质。但实话说,这是一种最难研判的明天,我也只能概括地讲,或许被资本支撑活的很悠哉,或者被资本利用后始乱终弃。
总之,高端园的生态空间很拥挤,最终的淘汰出局者,应该属于那种不差钱但是差软件的园。因为,明天的家长越发理性,幼儿园的硬件时代一定属于过去,以软件为发展灵魂的时代必然到来,一批真正有教育内涵的高端幼儿园,会给我国幼教制造新的制高点。
前面是高端园的三种发展预测,下来谈普惠园的两种未来:
4、被普惠园后的第一生态,优雅小日子。
前提是政通人和,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仅有钱,而且“懂事”。我说的懂事是指,用财政教育拨款购买了教育服务之后,依然能给民办幼儿园一个原本的宽松空间,不因给钱了就当家了,就啥事都插手。包括属性虽然非营利,但不等于不让盈利,还能允许投资者有适当的回报,以保证投资办园者的积极性。
5、被普惠后的第二生态,举步维艰。
目前已经在国内有个别地区,还没等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出台,就迫不及待、闻风而动的搞起了限定普惠园做法。这本来不是坏事,但态度和方向出问题了,是给一点小钱,限定收费高度,让举办者无利可图,让老百姓给政府点赞。
比如,有一个县政府,给全县入园儿童一年划拨450元经费,然后要求全部幼儿园都把费用降下来,为了领导政绩,全部普惠了。关键是被普惠的幼儿园几乎在一刀切的限额下,每月每生减少的费用一般都下调几百元。我形容说,天花板降下来了,幼儿园为了生存就得把地平挖下去。事实就是如此,为了活着,这些被普惠的幼儿园只能做另个动作,第一个是用减员来减少人力成本;第二个是降低儿童生活费。总之,这个政策下最坏的结果是大幅度降低了地方学前教育的质量。
不谈普惠园了,还有后面两种情况:
6、有证园,标准高了就不合格。
这属于需要整改的幼儿园,原来在缺少幼儿园的情况下,勉强发证。所以,这类园的问题是,因为办园硬件环境不好,政府不会把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落到这类园的身上。于是,在后期发展中,由于其它同类园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所以,在原本的竞争发展体系中必将处于弱势,必将走向出局的边缘。除非办园环境没有硬伤,能够继续投资进行条件改进后,进入政府扶持阵列。
7、没证园,连“改过自新”的条件都没有。
啥也别说了,此类园,没有明天。
最后,我再抛出一个没答案的题,我不说,大家想吧。
假如明天政府钱太多了,有人说,取消民办,一律公办。试问:彼时,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