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第7-8期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永英
近日有机会和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以及一些儿童剧和戏剧教育的爱好者现场观赏了台湾儿童戏剧表演艺术家朱曙明先生的演出。
一个多小时的物件偶(也称桌上剧场)表演结束后,是表演者和观众互动的时间。孩子们兴致勃勃,举手者众多,但因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三名孩子来提问。
孩子们的问题是这样的:
“这和在大的舞台上有很多人演的戏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大野狼在吃奶奶和小红帽之前都要放一首歌呢?”
“为什么大野狼吃的时候不嚼一嚼,而是一口吞下去呢?”
对于孩子们的提问,表演者温和又真诚地反问:“没有很多演员、没有大的舞台,你觉得影响你看戏的心情(体验)吗?”
孩子们都说“没有”。
表演者顺着说:“对呀,你看没有漂亮的舞台和道具,也都一样可以演戏啊!在家里也都能演戏啊!”
对于后面两个提问,表演者也坦诚地表示,演戏有时候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来辅助,而大野狼为什么不嚼一嚼,则是剧情的设定,不然小红帽和奶奶就回不了家了,孩子们似乎也欣然同意。
之后,表演者又请了三位成人来提问。一位家长在肯定了表演非常精彩的同时,问道:“这个戏在我们看到的这些表面的东西以外,还想要传达一些什么?”(另外两位提出了“打破第四面墙”以及“一人分饰多角”等专业性的问题,这里忽略。)
对大人的提问,表演者的回答则颇有意味:“你看到了什么,那就是什么。”
然后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当我请小朋友来抱抱‘孤独的衬衫’的时候,我们都看得出来,孩子的动作那么轻柔、那么温暖 ,他是非常有感情的……”
作为观剧者,我感叹于表演者的功力,一方舞动的纱巾,一件普通的格子衬衫,便能演绎出自由奔放和孤独落寞两种对照鲜明的性格,并且让孩子们一秒入戏。
作为一个剧场亲历者,我更为感慨的是剧场里的小孩和大人所表现出的差异。
孩子们的情绪会随着剧中角色的命运跌宕而起伏,对弱小者加以温情提醒,对暗黑者则揎拳捋袖、勇敢抗议。尽管他们知晓结果,但依然如此全情投入。
而大人呢?
可能只是在欣赏表演者的演技,或者揣摩这个剧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当然也有一部分因为“看不懂”而坐不住。
小孩子的这种专注于当下、沉浸于此刻的能力,大人有时还会觉得“傻”——因为“傻”,所以“傻傻”的儿童剧才能“骗”住他们。
然而从问出的问题来看,小孩子并没有那么好“骗”,他们拥有着大人已经不再具备的自由出入于真假之间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在每个大人身上也曾经存在过。只是当大人们习惯于用理性的认识、评判的眼光去看剧的时候,身体和心灵便逐渐退出剧场了。
优秀的表演者演出的每一场戏都不完全相同,原因就在于他能够“一秒入戏”。他会专注于此时此地观众所给予的信息反馈,沉浸于这一场域的能量流动,因而他的剧本是开放的。
这不就是保留了孩子身上那种宝贵能力的大人吗?
“你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表演者对观众的期待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身的经验作出种种猜测、解释和理解。而此时剧场中的观众又何尝不是或浸入或疏离地出演他自己的剧本呢?
多和孩子一起体验儿童戏剧吧,或许还能唤醒我们些许“一秒入戏”的能力。
扫描以上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18610206462
《保育与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