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2023年第6期
作者: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 庄丽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马梦晓
现代手球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简单易学、动作多变、趣味性强,深受大众欢迎。大班幼儿基本动作发展较好,身体素质逐渐加强,规则意识明显提高,并乐于在合作性项目中参与和体验运动的快乐。
因此,我们在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手球运动场地、规则进行合理改造,创新设计出适宜大班幼儿的手球运动。
手球作为小型运动器械,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为此,教师将手球投放在户外运动区。基于对幼儿前期经验的了解,教师预期幼儿会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不出所料,幼儿通过夹球拉伸、夹球跳跃、抱球躲闪等多样化的玩法进行了手球体验活动。
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地关注和支持幼儿,记录下他们用多种方式体验手球的生动画面,也记下了他们初识手球的有趣故事。
抛球、顶球、接球、射门
无敌守门员
神投手
植物大战僵尸
幽灵大战
碰柳叶
幼儿在回顾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对手球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和认知动机,进一步探讨手球的意愿被激发。因此,自然生成了接下来的手球调查活动。
围绕“手球是怎么来的”“关于手球,我还想知道什么”等话题,幼儿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调查活动。调查初期,通过电视、他人介绍等方式,幼儿了解了手球的缘起、手球赛事等。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幼儿对手球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不断地询问“有几个人参加”“有几个队”“怎么才算赢”等问题。教师顺势组织幼儿观看手球比赛视频,激发幼儿深入交流讨论,鼓励幼儿继续收集手球比赛的资料。
通过调查活动,幼儿对手球比赛的场地、人数、人员组成、比赛流程、规则等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想亲自参与比一比、赛一赛的意愿愈发强烈。对此,教师给予充足的支持和肯定。因此,手球比赛自主探究活动应运而生。
在尝试探究的早期,幼儿一起商量组队、交流规则、互相提醒、分享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违规抢球”“原地抱球”“投不准球”等,他们各有自己的理解,并为此争吵不断。
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结合幼儿关键经验进行价值筛选,形成“典型问题”,如“为了抢球,把对方推倒,结果会怎么样”等,并借助活动录像和图片组织幼儿讨论。
幼儿逐渐意识到“推倒别人就是不遵守规则,因此会被罚下”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逐步建立起了手球比赛的规则,并在教师的协助下绘制了一份比赛规则图示。
在制定好规则后,针对投球、传球或者接球不准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设计和组织了一系列针对投掷、躲闪、快速跑等动作的体育游戏,使幼儿在各种有趣的体育游戏中不断锻炼基本动作,掌握动作要领,从而提高了手球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比赛规则已经有了,幼儿感觉自身的能力也足够了,纷纷提议开展一场手球比赛,教师对此提议表示支持。
随后,期待已久的正式比赛开始了,进场时,队员们踏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走到场地中央,礼貌地和对方友好地拥抱。当裁判的哨声响起时,他们快速地做好准备,生怕错过一秒。
比赛中,幼儿眼神坚定、动作灵活,使用了平移、跨步等策略进行传球,找寻有利时机进行投球,还使用转身、跳起、蹲位等进行躲避。为了能够赢得比赛,他们相互协作、摔倒了快速爬起来,即便输了也不会哭鼻子和使小性子。
啦啦队员在中场休息时跳起了动感热烈的啦啦操,给休息的队员们鼓励和支持。
比赛结束时,幼儿把提前设计和制作好的奖牌和奖杯送给获胜的团队和表现勇敢的队伍。
在整个比赛筹备和进行的过程中,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以及体育运动精神的美好。
幼儿纷纷用自己的画笔和语言、符号等表达着对手球比赛的喜爱和向往。
手球比赛中团结、勇敢、坚持等美好精神的种子,已经深埋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之中。
End
扫描以上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18610206462
《保育与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