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一篇名为《开学第三天,我退出了家长群》的文章火了,获得了无数人的点赞和转发。该文讲述了一位深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在幼儿园开学三天后忍无可忍退出了家长群的故事。
▲ 家长、老师齐吐槽:“变味”家长群频出
家长群何时能真正形成家园合力
开学啦,又到了班级微信群活跃的时间——“排队”点赞、“盖楼”感谢老师、“炫耀式”晒娃、微商代购……原本作为老师发布通知、与家长沟通平台的班级微信群,已经悄然变味,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信息,让不少家长和老师直呼“受不了”:
有小班老师说道——“休息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回复微信群里不断弹出的消息了”“一些家长要求老师随时在线,真的感觉每天都在开家长会似的,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也成为了老师们的一种隐形负担。”
还有不少家长吐槽——“现在有的班级微信群成了广告群、攀比群、聊天群,一些人在里面闲聊或发一些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内容,条条都看吧,浪费时间,不看吧,又怕错过重要的事情,简直是不堪其扰,不胜其烦!”
班级微信群让人又爱又烦,
这几大雷区你别踩
?.每天太过频繁地在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出“状况”。
?.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点滴变化。
?.信息刷屏,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只要群里发布一条通知,家长就轰炸式回复。
?.集赞、海淘、代购、微商、“咸鱼”(二手货交易平台)、投票……扎堆,班级微信群成了另一个“市场”。
?.群中争吵。有时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小争执,或者群中某一个人说了一句不合适的话,在群里争吵这种事成了“家常便饭”。
?.每次只发布表现优异的孩子的照片,有些家长总是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过度依赖班级群,孩子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发布到班级群中给家长过目,却忘记了其实面对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沟通。
?.不经考证转发网上信息,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发号施令”式的说话方式,交代完家长就不管下文了。
幼儿园班级微信群正确使用指南
其实,管理好班级微信群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共同努力。在班级群里,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没有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大家地位平等,目标一致,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那么,老师和家长在使用班级群的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努力呢?小编这就来帮您梳理一下!
?.做好自我调节,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并对老师的工作能力充满信心。
?.体谅老师工作辛苦,不要每天过多地在班级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
?.如果对幼儿园内的人或事有任何不认同之处或者消极情绪,一定不要在群里发泄,这样会破坏老师和其他家长辛苦营造的积极氛围,建议和老师或者对方家长私聊解决。
?.发信息要有时间观念,从本质上讲,班级群和电话一样,也是一个通讯工具,大家都要有最基本的使用礼仪。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与老师直接联系。
?.理性对待班级群,在群里多提对孩子有帮助的建设性的建议,对群聊内容积极回应,适当点赞,遇到重要通知时不要刷屏。
?.制定合理的班级群规,告知家长班级群的意义是方便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群聊氛围。
?.不在群里单独点名“批评”,如果个别孩子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级群中与家长交流。
?.在班级群中晒照片时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以自己的喜好单独晒个别几个孩子。
?.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切心情,沟通时注意语气语调,可以每周固定时间将班级幼儿一周的活动内容和照片发给家长,让家长安心。
?.班级群属于公共场合,个别问题可以私聊。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可以婉言提醒。
致教师:《班级微信群公约》,您值得拥有
亲爱的老师们,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班级微信群公约》,有了这份“班群守则”,家长再也不用担心每天被大量冗余的信息所打扰,老师也不用担心被这样一个小小的班级群所绑架了,赶快用起来吧!
? ? ?
班级群公约
1. 家长以幼儿实名制入群:xx妈妈、xx爸爸,非直系亲属不进群(特殊情况和老师私下沟通)
2. 群内只发布通知、幼儿活动内容 家长可以辅助交流教育。
3. 群内发布通知后,除特别说明,不用空泛回复。
4. 不在群里传播不利于班级氛围的内容,针对个别宝贝的不良表现,请保持宽容的心态,不针对个人,不发聊天争吵,不进行人身攻击和影响班级团结的内容。
5. 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任何问题或宝贝的个别私人问题,请家长和班级老师直接面对面沟通或电话联系或微信私聊。
6. 理解老师的延迟回复,为了保障教学安全,带班期间老师不上微信和接听电话。
7. 为了维护班级群的良好氛围,请勿在群里传播各种带有广告,营销兴致的软文,链接,图片或未经证实的消息,如各种团购或抽奖。
8. 每天22:00-07:30为本群休息时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希望大家相互监督,共同遵守。
最后的话
带班一天已经非常辛苦的老师们,通常回到家还要不停的回复家长群消息至深夜,有些老师甚至是“别人家的娃儿都是亲生的,自家的娃儿都在放养”。老师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希望家长们在关心自己孩子时,也可以设身处地的为老师们着想,尊重老师,
请尽量简明扼要地提问
也恳请休息的时候尽量少一些打扰
毕竟幼师也有自己的生活
更多幼教干货文章
《超实用的幼儿园小中大班器械操,附:幼儿园早操创编!》
《100种幼儿园门、窗、区角、班牌布置方法,收藏起来很实用》
《“我刚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别太担心!”》
《“下星期还想去幼儿园吗?” “想!”(这才是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帮帮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