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园的游戏空间存在问题。一是游戏空间狭小。许多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活动空间狭小。
部分幼儿园的寝室与活动室不分设,难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二是空间缺乏整合。
大多数幼儿园会在教室有限的空间内创设数个班级区角,用材料柜、自制护栏等隔开,空间较小,而且每个区角的游戏内容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少关联。
同时,区角内的游戏材料常会投放在指定位置,且一般不允许幼儿拿到其他区角使用,导致游戏材料的运用情境比较单一。
固定的游戏区域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和探索,游戏难以出现多种变化和不同结果。因此我们开始研究怎样基于儿童立场来重构班级的游戏空间。
我们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基于游戏兴趣和经验,通过与材料、同伴的互动,对班级游戏空间进行重构,再创游戏情境,丰富游戏内容。
这是一个不断生成、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幼儿基于兴趣和经验重新建构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建构新经验,提高游戏水平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真正相信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让游戏空间灵动起来。
把游戏空间的创设权还给幼儿,要求教师更加深入地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游戏进展,追随幼儿的兴趣、需求及时给予幼儿有效支持,助推游戏发展。
游戏空间是根据幼儿的游戏和已有经验创设的:是以幼儿为中心变化和调整的。所以,应允许幼儿根据需求对空间进行调整或改造。
幼儿园的基本游戏类型,包括表演游戏、角色游戏、规则游戏、建构游戏等。这种划分是基于教师立场的。而幼儿自主的游戏,往往是多种类型游戏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如小班幼儿给“小熊”布置家,认为要“隔出一个卫生间来”,“还要有个睡觉的地方”,“还要有看电视的客厅”。
教师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改造空间。
于是,幼儿自己动手搬运材料,改造空间,把娃娃家改造出客厅卧室和卫生间。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要感知空间的分布,比较材料的适宜性,进行搬运等劳动还要有一定的美术经验和审美能力。
这就使得原娃娃家单一的角色扮演游戏内容变得更丰富多样,呈现出综合性游戏的特点,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游戏空间的重构是为了不断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要相信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真正赋权给他们。
幼儿的游戏需要宽松自由的支持性环境,因此教师要给予他们开放、灵动的空间。
(1) 物理空间的留白和扩大。
我们打破之前整齐划一的班级区域划分,给予幼儿空旷的留白场地,让幼儿根据需要自主规划设计、自主选择材料,创建游戏空间。也就是说,教师无须具体安扫班级的游戏空间,让幼儿根据需要自主规划。
如大班“忙碌的医生”主题游戏,幼儿根据主题经验自主划分空白场地,创设游戏情境。
幼儿设计出“挂号室”“门诊”“住院”“配药”等几个游戏场景。
像这样打破传统的区域空间划分,将其整合成一个大游戏场,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间,拓展了幼儿个体使用的空间范围。
(2) 心理环境的轻松和自主。
幼儿游戏需要安全、宽松、自由的支持性心理环境。对于班级游戏空间的重构计划,教师要积极参与并支持幼儿互动讨论。
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第一时间络予鼓励,与幼儿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给予他们精神支持。特别是当幼儿犯错误或走歪路的时候,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各种行为,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留白空间,还要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游戏材料和工具,否则幼儿的游戏无法进行。
教师可以在教室四周或某个区域分类陈列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和必要的工具,支持幼儿自主规划和创建游戏空间。
其中包括大型材料,如护栏、小床、小桌子、小柜子等,这类材料可支持幼儿的多种经典游戏,还可用来划分区域;各类基础性材料,如用于表演的服装、道具,用于探究的科学材料,用于美术创作的各类材料等;
相关的支持性工具,如美工工具《各类纸、剪刀、颜料等)、科学探究工具 (放大镜、测量工具、天平等)、建构区工具(钉锤、螺丝、各类插塑玩具等)。
当然,伴随游戏空间的重构,部分游戏材料和工具还需要幼儿自主寻找并不断补充,这样才能使游戏持续发展。
游戏空间是基于幼殖玟柄蹶逅胫天嗲的游戏需要动态生成的所以它是伴随幼儿的兴趣和游戏的发展逐步建构的。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幼儿的游戏需求,支持幼儿对游戏空间的重新构建。
一般来说,教师可遵循以下三个线索,引导幼儿对游戏空间进行改造。
(1)兴趣线索。
学期初游戏时,幼儿根据兴趣制订游戏空间计划。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与幼儿共同商讨游戏主题,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班级的留白空间,激发幼儿设计空间的愿望并引导幼儿制订计划。
其次,教师及时捕捉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发现幼儿的经验和探索期望,鼓励幼儿基于经验创设空间以继续探究。
如大班幼儿在改造美术游戏区时发现了一种不一样的笔一一毛笔。于是幼儿自主增添了水墨专区,开启水墨画的探索和感受中国书法艺术。
(2) 经验线索。
很多幼儿园的课程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的。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经验和问题是生发游戏、重构游戏空间的重要诱因。
教师可以分析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问题或需求,激发幼儿创建自己的探究空间,在搜集材料、创建游戏情境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主题内容、积累有关经验。
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洞洞洞” 中,幼儿对生活中的洞身体上的洞、动物居住的洞等感兴趣。于是幼儿带来餐巾纸芯、吸管、有洞的书等材料,还带来了一个帐篷《幼儿说帐篷也是“洞”)。
他们用三个屏风帐篷围合起来一个区域,里面归类放着各种材料这样,关于“洞洞洞”的游戏空间就创设好了幼儿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开展观察、探究、美工等活动。
(3) 事件线索。
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会遇到一些意外或突发事件,也需要重构游戏空间满足游戏愿望。
如突然来访的小燕子萌发了幼儿的游戏愿望幼儿提议要给小鸟造个家,那就需要重新构建游戏空间,寻找合适的空间和材料为小乌造家。
又如班级有幼儿突然转学,很多幼儿提出来要做一面纪念墙,也想给这位好朋友写信,那就需要重新规划之前的游戏空间,或者在之前创设的游戏空间里面增设项目,方便幼儿记录和表达。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
致谢:文中配图,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幼儿园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