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很高兴遇见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件事情家长们应该不会不知道。
当然,这个意见一出来,网络上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家长表示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了;有些家长表示今后是不是要去找私教一对一补习了,那样会不会更贵更添负担;还有一些人对教师的工作量表示了感叹,毕竟,需要做好学后托管的工作,这项工作的主力军是老师。
这则意见非常长,我昨天看了很久细细研究了一下,觉得初衷是好的,希望教育生态能够健康发展,毕竟,校外培训产业化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班里很多娃背课外某些机构的广告真的是溜溜的,这种广告无孔不入,连小区电梯里也绝不放过,循环播放洗脑广告,能让人走火入魔。
一个产业的畸形发展是社会的畸形需求所导致的,当下家长们的焦虑是史无前例的,以前孩子读书,爱读不读,能读得出来的,有些家庭还未必能出得起学费,读不出的早点学门手艺养家糊口也是不错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并没有那么高,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一个小孩如果不混个大学读一读,好像真的说不过去,父母面子上无光,孩子也觉得自己像个被丢弃的废物。
于是,焦虑就此产生了,孩子的课余时间也就此被占用了。
有人说学科类的培训班禁止了,是不是会转移到线下一对一的私教课,我想应该会有一小部分吧,总有一小部分人他们的金钱和精力以及愿景支持和驱使着他们去鸡娃,不过如果大街小巷的学科类的培训班都取消了,可能你走在路上的焦虑也会少一些,报班的成功率也会大大降低,毕竟以前要让孩子上一个培训班太简单了,随随便便就能让孩子进去学一天。
这次的意见如果真的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的话,那么,教育生态也许就会恢复到比较理想的模样,但是,人心是难测的,政策的落地能否扭转家长的观念,我觉得有点儿悬。
毕竟,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头地,可是呢,现在的考试竞争压力并没有变小,中考可以简单,但是高考呢?
最终的教育指挥棒还是高考,最终的原因还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社会分配的巨大差距。
如果考上985和考上职业院校一样都有光明的前途,如果环卫工和公务员收入的差距持平,如果流水线工人可以挺直腰杆觉得自己的工作一样可以获得尊重,如果每个职业真的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没有高低贵贱,那么,父母们的心或许才能安稳一些。
我很期待这次的意见出台之后父母们能够形成一种不报班不焦虑的心态和社会能够营造一种健康的教育舆论,但我又很担忧,这些经历过培训班鸡娃的家长们难以刹住车,没有了培训班,眼瞅着孩子的学习难度和强度降下来的时候,会不会着急,一着急就开始四处寻觅线下辅导,然后渐渐地,暗暗地,看不见的培训班悄然绽放。
这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题目,因为没有哪一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低人一等,毕竟读书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就是一条最公平的上升渠道,不论家长们听过多少专家的讲话,学过多少文件精神,心里永远不变的信念只有一点:我的孩子要拿到高等教育的入场券,而且最好是985那种的。
网上有很多专家或者大V高呼孩子去读职高也挺好的,那可能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他们家自己的孩子不会去读职高,如果他们家孩子的情况不妙,焦虑也极有可能降临到他的头上,毕竟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
那种鼓吹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上培训班,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希望大家的孩子都不去培训班的专家,八成因为他的孩子资质并不差,那种不上培训班成绩还不错的孩子,认知水平基本上是处于中上的,这种孩子,去不去培训都其实都无所谓,他们的做法和想法同“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令人信服,唯一能令人的信服的是,让这些看不到希望的家长们可以看到希望,发现在校内也照样能学好,发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不论成绩怎样都可以成为堂堂正正体体面面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这次的大整治能够家长们把这个念头安心地放下来。
这次的意见出台也明确要求一年内看到成效,三年内有显著的效果,那么我们拭目以待吧。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亲子绘本、好习惯、注意力、乐观孩子培养,一系列课程等你来了解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