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安吉游戏儿童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OTQ3OTQ5Mw==&mid=2247485807&idx=1&sn=669b05209e3f93fd1feb227038c2e016
实
践
故
事
在倾听中走进孩子的世界
远安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何秋妍
实践放手游戏已经两年了,今年我们将重心放在对“倾听与记录”的实践和摸索。在一次次倾听与记录中,我渐渐发现正是这样高质量的陪伴和对话帮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了解孩子,也让孩子在被尊重、被信任的环境中变得更加自信大胆,越来越愿意与老师和同伴分享游戏、分享生活。
1
不合格的工具人
刚开始尝试记录游戏故事的时候,我们总幻想着孩子们画出一幅幅漂亮的游戏故事,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今天的游戏场景。每次到了游戏故事环节,我都会坐在高高的琴凳上等待,等待一个个画完游戏故事走过来排队的小朋友。如果孩子的游戏故事画面简单、上色潦草会被我要求重新加工;如果孩子讲述时言语含糊不清、声音不够洪亮,会被我无情地打断并要求重来。
在这样的“高要求”下,孩子们变得畏首畏尾,害怕拿过来的游戏故事“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都不愿意把游戏故事拿给老师分享。偶尔有几个小朋友的游戏故事画面“精致”、讲述时语言流畅,符合我的“要求”。但我依旧会对他们的游戏故事进行加工——重复的语言太多了,删掉点吧!这里不通顺,调整一下吧!这两个游戏情节好像没什么联系啊,加个连接词吧!
就这样,我在孩子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矫正”了他们的语言,“美化”了他们的故事。
后来,通过教研和慕课的学习我意识到自以为是的“矫正”与“美化”是真正的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于是我摒弃了之前的“高要求”,不管孩子画得如何、说得如何,我都一一接纳并逐字逐句地给他们做记录,彼时的我常常埋头奋笔疾书,毫不关心站在一旁的孩子是以怎样的心情和神态在给我讲述他的故事,只想着赶紧记完这个写下一个。一个小时的游戏记录下来,我的眼睛和手都酸了,直呼“记游戏故事太累”。但到底孩子们说了些什么,放下笔以后我却毫无印象。
2
做孩子忠实的听众
在一次“倾听与记录”的教研中,“感同身受”一词被许多老师提及。我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感同身受的高质量的倾听与记录呢?
首先,我想感同身受一定需要我们和孩子产生共情,需要我们一同和孩子沉浸到他的游戏世界当中,感受他游戏时的乐趣。
于是我进行了第一次尝试。
当源源拿着她的游戏故事坐到我身边以后,我主动微笑着向她询问:“今天玩儿的什么呀?”源源轻松地回答:“我今天玩的是种菜的游戏。”她和自己的好朋友霜林将“蔬菜”(一些模具)种在泥土里,“然后我睡觉的时候偷偷溜下床去把那些蔬菜拉出来一点点,霜林早上起床以后说:‘诶,我们的植物为什么长大啦?’”我忍不住被源源这一可爱又有趣的游戏举动逗笑,情不自禁地边记录边笑着重复起这一游戏细节。源源也跟着笑起来补充道:“起床的时候我还在睡。霜林喊我,我晚上没有睡好,因为晚上我要去把那些植物弄出来。”“我每天晚上睡觉都去把它们拖出来一点。”源源的讲述将我拉入了她的游戏当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游戏中的乐趣,那种趁着伙伴闭眼偷偷把玩具从泥土里拔出来假装植物在长大的小心思是孩子的天真烂漫,也是只有小时候才有的童真童趣。
其次,我们在专注倾听时也要积极给予反馈,表达关注。孩子的故事不会每一次都充满惊喜与亮点,很多时候可能“平平无奇”甚至不知所云,但恰恰是这些时候,需要我们更加专注地倾听孩子的讲述,适时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反馈。
在第二次与源源交流时,她讲自己玩了一个“研究球的游戏”,但实际上源源的讲述并没有围绕着“球”进行。她说:“用水把球冲一冲,我们用水把房子冲倒了,又搭了一个,我们用水枪装水冲球,我们用泥巴搭了三角形当成门,再用圆形模具当作门把手。”“我们拿了好几块长板,最后成功了,长板脏了我们就洗干净再铺上面。”整个游戏故事虽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转折,没有妙趣横生的小插曲,也没有层层递进的科学探究,但看到源源讲述得十分认真,我在倾听时也不断提醒自己必须保持专注,不时点点头或是跟着复述,给予她正向的反馈。
最后,我想我们需要带着一颗好奇心去倾听孩子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故事是被期待的。
第三次记录源源的游戏故事时,她告诉我今天一直在尝试搭房子。
当源源讲述时,我始终充满好奇:下一次搭房子发生了什么?她们会用什么样的材料?最终成功了吗?遇到不太确定的地方我也会主动向源源确认。当我始终保持在一个忠实听众的位置上时,孩子变得越发轻松自在,将自己游戏中的细节事无巨细地一一道来。不仅如此,源源在讲述时一边回忆一边还会不自觉地再次代入当时的情绪,如几次讲到失败时她都轻轻皱起了眉头。从源源的故事中我不仅看到了一个爱探索爱尝试的小女孩,还让我与她共同从游戏中收获到了宝贵的经验。
三次与源源的交流,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孩子说得一次比一次细,补充得一次比一次多,可见高质量的倾听与记录不是单一的倾听,也不是单一的记录。它需要我们与孩子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需要我们放下对游戏的期待,做孩子亲切的小伙伴;需要我们真情实感的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同频共振。希望我们能始终保持初心,在真游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END –
#实践故事# 系列作品皆为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
关注“安吉儿童村”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安吉儿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