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老师”
&
“第三位老师”
环境作为“不说话的老师”、“第三位老师”,对幼儿的成长和性格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园环境既是儿童生活的空间,也是幼儿游戏与学习的空间。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和山幼儿园秉承“以儿童为本”的理念进行了新学期的环境创设,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看看焕然一新的新环境!
问题一:环境要怎样呈现更有价值呢?
以往幼儿园的活动区、门厅等的创设中,经常以美观、精致为主,为了让展板更加美观,老师们总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忽视环境中真正需要呈现的内容。
巧·呈现
小屋子大世界
城市一角
# 光盘请亮灯
我是光盘小卫士
《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
《哇,剥开来了!》
《我们来造桥》
……
大厅、楼梯转角处,
我们的课程故事,
邀你一起来欣赏!
●以幼儿为主体,追随幼儿的脚步。
用多元的方式展示幼儿日常的作品,游戏生活。
●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
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活动,呈现幼儿经验的提升以及发展的轨迹,使课程不断的延伸。
●便于更替,重复利用。
根据季节、活动内容进程不断变化,便于幼儿进行环境互动。
问题二:环境要如何呈现出儿童的表达?
儿童的表达和成人的表达有着很大的差别,更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当时往往大家都会忽略孩子们这些精彩的表达,没有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内心。
趣·表达
个性化趣味门牌
我们有“话”说
“我做了一个……”
“我看了一本……”
“我画了一幅……”
我们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表达,
一起来倾听我们的声音吧!
植物角的小故事,
我想告诉你!
触摸墙的感受
我会画一画
WINTER
男孩、女孩的秘密,
我们一起来了解!
棋的玩法,
你知道多少种?
我们这里的玩法
很精彩!
●支持儿童的表达。
鼓励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用环境展现儿童的表达。
●环境创设中适当留白。
给予幼儿空间支持其自主的表达与表现,满足孩子们的表达欲望与需求。
●倾听、呵护孩子们的创造意愿。
创设便利的环境捕捉孩子们的即时灵感,为孩子们创设专属的展示环境。
问题三:环境如何让幼儿看得见、看得懂?
以往的环境创设并不是完全立足于幼儿,而是更多或的为了迎合上级、同行的参观检查,很多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的身高来说,并不是很符合幼儿的视角,超出了幼儿的视线范围。
低·视角
# 降低视角,
让教室里的小角落,
成为我们的新天地!
低墙面操作体验区,
让孩子们玩得更加舒适开心!
# 楼道运动游戏,
孩子们的趣玩小天地!
低纬度主题墙,
是不是看起来更舒服了?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降低展示的高度,符合幼儿的正常视线需要。
●减少了无意义的悬吊以及装饰。
若需要利用悬吊空间,也应尽量放低,或从下往上延伸。
问题四:环境中要怎样体现幼儿参与性?
为了展示更加精致美观的环境,以往的环境创设中,老师们会更加倾向于教师为主,而忽略幼儿们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参与性过低。
重·参与
小动物黏土、
国画作品、
彩色小屋……
自己动手,
自己布置!
植物们,我来照顾你!
画上我的
五彩涂鸦!
写上我的
小小意见!
# 一起合作,一起创设,
孩子们的环境,
孩子们做主!
●营造并提供幼儿参与创设的空间与环境。
在创设过程中促进幼儿主动的参与环境创设。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创设。
让环境体现幼儿的意愿、创造、成功,以幼儿为本。
●引导幼儿共同参与,相互协作。
让幼儿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价值,发展社会性技巧。
追随孩子们的目光,
追随孩子们的脚步,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
以孩子为中心,
和孩子们一起大手拉小手,
用心创设孩子们的环境!
微信:优师教研
图:各班老师
文:任老师
编辑:任老师
审核:薛老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