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很是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情境的创设让小朋友身临其境,都想去参加熊叔叔的生日派对。应老师这节课全场把控的非常出色,是我学习的榜样。
应老师这节课的导入部分很精彩,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应老师是第一次见这些小朋友,但感觉像是熟悉了很久的朋友。课堂中能够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很自然的回答,使课堂的氛围充满了趣味。
这是一个很温暖的绘本,与我们小班开设的《合家欢》的主题很贴合,我们可以借鉴应老师上课的模式,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
这个绘本之前我在公开课上有上过,但是效果没有应老师的好,我还要继续加油!
虽然两个绘本都是应老师上的课,但是我更喜欢第一个案例,讲课方式更活泼一点。
应老师的课牢牢抓住了活动目标,将目标寓于内容之中,满足了幼儿学习的特点。
这节课用节奏卡片的形式很直观的向幼儿展现节奏变化有助于幼儿理解掌握节奏。期间加卡片位置挪动的方法,让幼儿掌握不同的节奏类型,这个方法十分巧妙。
应老师多次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的形式巩固加深幼儿的已有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只猴子的调皮可爱像极了生活中的孩子们,他们能从歌曲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教育源于生活,通过歌曲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画龙点睛。
应老师课堂常规把控的很好,即使没有严厉的语言让他们去认真听讲,但用自己的教学方法牢牢吸引了每一个幼儿的心。
这节课让我想到了主题活动《秋天里》,我们大部分老师也是根据秋天里的树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应老师注重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去发现、探索,值得我学习。
我赞同,应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什么是落叶树,什么是常青树,而是给每个人发了两片叶子,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其中的不同并得出结论。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的季节环境,让幼儿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不够吸引幼儿注意力,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去呈现,运用身边的材料和资源去吸引幼儿;其次平时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教具准备充分,多找资料与课程融合,比如手指游戏,小歌曲等。
对于幼儿的提问我会感到不知所措,做不到有效的回应。
这个问题很好,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容易忽略幼儿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幼儿,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想法,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还需要我们积累课堂经验,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古语云:“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让我们的教育更专业。
通过本次园本研修,老师们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以后的公开课和优质课有了很好的借鉴,大家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