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学校教育的诸多问题中,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是“三假学校”,一个是“超级学校”。
先说“三假学校”
下来细说这事:
1、假公办
这个问题是过去时,属于民办学校的跨世纪后的市场行为。彼时,民办学校经历了早期“纯民办”的发展性困难后,有些学校的董事长因此懂事了,找当地公办名校,以“冠名费”等方式,戴上一个迷惑家长的“XX学校分校”的牌子。
这便是“假公办”的来由和历史。
不过,讲真话,曾经那些“假公办”对整体教育来讲,尤其是对公办教育,影响并不大,但对民办教育体系中的“纯民办”,这些很淳朴的自家人,却很有杀伤力。
当然,一面是杀伤,一面也是榜样,因为,如此妙招,引导了一些民办学校,也纷纷投靠公办名校,包括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大学,也被弄出许多“远亲”,然后便是改名换面。
不可否认,这一阶段,从积极意义上说,原本弱势的民办学校,借势于有品牌和公信度的公办名校和大学后,整体形象和发展呈现上升态势。
如今,“假公办”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在政府干预后,那些“所谓分校”几乎都被摘牌了,包括这种“纯假”行为,也很容易被识破,属于低智商行为。
2、假民办
其实,当年的“假公办”,再进一步就是“假民办”。
事实和逻辑是:当公办学校以“冠名费”只获得“一杯羹”后,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如此“卖假面罩”,何不“做最好的自己”?!
于是,“公参民”学校就此诞生,甚至更甚者是“公是实,民为虚”,原本公办学校的校舍,一分为二,一校两制,连老师都是共享型。
于是乎,公办学校一出手,有人有钱啥都有,有暗中参股,有明里扶持,有挂民办牌却与民办无干,也有国企再度出山把教育做成生意,等等。一时间,教育很迷离,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披着“民办外衣”,用着公办教育资源,享受民办教育政策红利。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以“假民办”为首,“真民办”借光,在民办学校招生政策的优势下,竟然出现了民办学校以压倒公办的态势,抢尽风头,占据市场。
“假民办”把民办教育这湾水搅浑了,导致官怒民怨,然后,启动了如今的整治程序。
3、假校名
按理说校名就是校名,谈不上真假,就像早期民办学校为了生存,弄个美丽的“假面罩”迷惑一下大家。
如今不然,这种化妆技术,已经不属于民办学校,而是遍地都迷惑,谁知谁是真!只要是有名气的大学,其所谓的附属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星罗棋布,直至乡镇;还有成名成气候的中小学,只要弄出知名度,就有数不清道不明的分校现身在各地,不论远近。
我们权且不论真假,只说是否名副其实,是否有“集体户口本”,因为,若无其实就是假,若无其事就是骗。
尤其是,有些地方政府,竟然明知所谓的引入名校有假,却以假作真,把引进所谓的“XX大学附属学校”和“XX高中分校”,当做民生工程,当做政绩,真不知这是神操作还是鬼操作?!
那年,我率队访问英国布罗顿市立小学,校长皮特先生问我:“你们学校有多少学生?”我说:“三千多。”他摇摇头大惑,问我:“这么多学生,校长能叫出学生的名字吗?”
他们学校的学生只有三百多,皮特校长每天混在学生中,不是在教室就是在餐厅,所以,他确实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这是陪同我们一行的布罗顿市市长解释的话。
其实,那次的对话挑战了我的经验和认识,回国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中小学为什么总是以做大为荣?是什么因素决定我们一定要把学校做的越大越好呢?是因为我们人口多的原因吗?
想来想去,归因不外乎两条:一个是政绩,一个是经济。似乎前者属于文化使然,从社会到政府官员在意识中,都以能做大是本领,是业绩。而后者可以直白,做大了能赚钱。
所以说,学校若真的做到了万人大校,估计皮特先生还会问:“校长能叫出老师的名字吗?”不仅如此,还有当下的学校教育的“集团式发展”,提出“以大带小”和“以强扶弱”,以及“资源共享”的说法。但实际上,如此把教育做大和炫大思维,是否属于教育,我怀疑。
尤其是想不开一个问题:教育也不是企业,教育最真实的发生一定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一大帮人和另一大帮人之间,所以,让学校小一点,这是个大道理!
这确实是个大道理,但也确实是个难题,不过有解。比如,政策干预下,学校学生总量用计划控量,加上公办学校不允许超计划招生和收费。也就是用规范管理的手段,把做大的理由弄没了。然后,就不是谁敢把学校做大的事了,而是谁愿意把学校做大?!
总之,本文所言和观点,出发点是为了我们的教育明天更好,并借以期望,以国家治理的力度,在教育行业中,出重拳“打假”和“治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