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民间游戏“拉大锯”注入的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而且民间游戏“拉大锯”可以在教室里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用任何道具就能玩得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班开展了“拉大锯”这一语言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表演、学习朗诵,与同伴、老师一起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学习《拉大锯》
,发准“j、x”的音。
2.
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
3.
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
活动难点:
能换词仿编。
活动准备:
事先与配班教师进行两人合作的拉大锯游戏。
(第一、二句)手拉着手前后晃动身体,(第三句)用手指着对方,(第四句)拍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
“(打开电视,展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瞧,这些人在干嘛呢?(拉锯工作)”
2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与配班教师合作,念做动作。
1.
通过观察教师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
“老师也会玩拉锯的游戏,我还喜欢一边念,一边拉大锯,你们瞧。
”
2.
两位老师一起边做游戏边朗诵一遍。
教师:
“小朋友,你们听到我念了什么?”
(请小朋友说一说。
)3.
再次表演一遍,速度较慢。
教师:
“这个好玩的游戏叫什么?”
(二)幼儿学习。
1.
幼儿学习童谣《拉大锯》
。
教师:
“‘拉大锯’游戏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
(两臂伸直,两手放前,上身一前一后做拉大锯样)。
”
(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演和动作。
)2.
请个别幼儿上前与老师合作,边表演边朗诵。
教师:
“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想邀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来?”
4.
鼓励幼儿主动找一个同伴,两两合作,边朗诵边玩“拉大锯”的游戏。
5.
换词仿编。
引导幼儿将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欢的“爷爷、奶奶”等词,再次在快乐的游戏中念。
三、结束部分教师:
“‘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小朋友也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
活动反思:
《拉大锯》
这首篇幅短小、精炼,朗朗上口,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朗诵。
3但是由于中的“大锯”这一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可能没有接触过,他们并不了解,这需要我们教师言语上的帮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儿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我特地从网络中搜索了拉锯的图片,让幼儿有直观的认知,了解拉锯的动作,从而让幼儿学习拉锯动作,就显得很轻松、容易。
在基本部分欣赏时,我使用了观看情景表演这一方法,通过与配班老师的配合直接把幼儿带入到了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着,积极性相当高,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学念时,我们让幼儿两两结合,手拉手,一边做拉锯的动作一边念,在拉锯的情境中念,幼儿边玩边学,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玩”
、“动”
、“学”
,自然学会了“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
”
【幼儿园小班语言 拉大锯(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