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指人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对学龄前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个概念看似有些抽象。
理想教育有必要开展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理想教育。
具体应该如何实施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婧老师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分享。
01
儿童关于理想的朦胧表达
在被问到长大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时,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钢琴家、科学家、网络主播、幼儿园老师……
这些都是孩子关于理想的朦胧表达,之所以能被听到,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这是尊重儿童的表现。
但这些关于理想的表达只是孩子当下的想法,并不能准确地描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完全否定,而是应基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恰如其分地看待孩子的想法。
● 这些想法是模仿而来的
孩子关于“理想”的表达其实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孩子在学习、模仿他们。
比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特别愿意模仿老师,这是因为在孩子眼里老师有一定的权威,而且唱歌、跳舞、美工样样精通。
不仅如此,这些模仿现象还经常会出现在孩子的游戏中,比如孩子自己扮演老师,把玩偶当成学生,一本正经地给这些“学生”上课。孩子会在这样的游戏化体验中,充分感受到自主的快乐。
● 变化才是常态
当然,孩子的理想职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他自己的经历、感受发生改变,比如前几天想当科学家,过两天就希望成为宠物医生。
对于这种变化,父母不必较真,也不必焦虑,从科学家到宠物医生的转变可能是因为孩子最近看了一段关于宠物医生救治小狗的视频,或者是接触了受伤的宠物。
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变化,孩子对于“理想”的想法也在跟着兴趣点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是孩子的常态。
02
适宜的理想教育这样做
与此同时,这种变化充分说明了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父母可以把握孩子的这个特点,给他提供适宜的理想教育,施加正确的教育影响。
● 注重品德教育,明确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理想教育与未来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所以理想教育首先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为孩子涂人生最佳底色,这是立人之本。
品德教育的实施应该由近及远,从孩子熟悉的人或事开始。
比如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爱的情感意识,可以引导孩子从爱身边的人开始,如从爱爸爸妈妈,逐渐到爱老师,爱小朋友,再到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等。
● 尊重儿童的兴趣和发展意愿
①要尊重
理想往往与职业联系在一起,但是职业有分工,父母不能用功利性的眼光判断职业的好坏,而是应该尊重每一个职业。
同时也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认识到孩子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确定职业理想。
②多体验
幼儿园有很多职业体验活动,比如做小小糕点师,到消防队参观,也会有相应的认识不同职业的课程,这些都是在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准备。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从一个独立的个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
所以无论孩子将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他是社会的一份子,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 种一颗理想的种子,让孩子对未来产生向往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经常会被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影响,所以父母可以经常结合社会重大事件开展相应的家庭主题活动。
比如航天员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时,父母就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点,带孩子关注新闻,给孩子讲一讲航天员的故事,或者带孩子走进科技馆,观看航天模型,体验失重的感觉等。
无论是故事还是体验,都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一种印象:这些航天员是了不起的英雄,我要像他们学习,长大后也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这种印象其实就是一颗关于理想的种子,在孩子心中已经开始萌芽了。
● 理想的树立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理想信念的获得一定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特别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
比如当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父母表现出的肃穆、庄重也会传递给孩子,增强孩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同时,父母也要特别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多传递积极的正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浸润式的成长环境。
比如积极关注、讨论国家大事,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与国家、社会紧密相关的未来公民,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考虑到个人的理想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贡献。
来源:《父母必读》杂志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