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10岁的女儿在家就快和我“势不两立”了。
先是因为疫情,学校网课不给力,我想让她多做一些数学题,她却问我,为什么我要做这些?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吗?劝说未果后,她干脆关上了门,自己在房里捣鼓。
每次进房找她,她几乎都在聊微信和玩游戏,即便是上着网课,旁边也挂着游戏。我忍不住说了几句,并试图规范玩手机的时间,她立马炸毛,一副你不让我玩手机,我就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姿态。最哭笑不得的是,即使我在手机上设置了密码,她总能想办法破解。
这大半年来和娃斗智斗勇,我无奈地发现之前的“天使娃”似乎已经离我远去,所有曾经“好用”的方法,用在准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已经越来越不管用。
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控制欲太强,或是沟通方式不对。可是到底应该怎么应对?
直到我听到朱泽华老师的线上分享会,她说:
“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丰富,但精神世界却完全没有构建好。”
“每个孩子的行为只是冰山的一角,家长们往往为了孩子的行为焦虑,但其实更应该探究的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
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所有孩子举动背后的原因和我内心的焦灼仿佛有了出口。
朱泽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青少年游戏治疗师。从事心理咨询11年、心理培训工作8年,心理咨询时长超过5000小时,心理培训工作经验超过3000课时。
常年担任上海市检察院及各区级检察系统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干预负责工作;为上海市妇联及各区级妇联系统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心理育儿》、《为了孩子》、《现代家庭》、《精锐教育》期刊杂志、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最特殊开学季,
家长如何做孩子的心理调适?
本周三,
“爸爸真棒”邀请朱老师进入直播间分享
↓扫码听讲座↓
下文将朱老师往期在线分享会中的内容,分享给同样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困惑不已的各位家长。
*为表述方便,本文以第一人称呈现。
01。
物质条件丰富,精神世界却没有建构好
是这代孩子的共同特征
这一代的孩子,和大多数家长想象中孩子的状态有很大的出入。
他们的物质条件更好,家长认为,有了这样的条件,孩子们就会按照自己期待的状态去努力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
特别是在2020年,因为疫情,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面对面教学到网络教学、线上课程。这样一个变化,让一些隐藏的家庭矛盾表现地更加直接、明显,孩子拒绝学习、拒绝沟通,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的案例,自残,甚至是自杀。
到底是家长还是孩子出了问题?
我们要承认,虽然这一代的孩子有足够好的物质条件,但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没有建构好的。
家长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对孩子精神层面缺乏关注。孩子永远在寻求外在的认可,到了青春期,他会迷失自己,渴望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是有价值的还是没有价值的?我要的是什么?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再加上老师的期望高,学习竞争压力大,孩子面临学习动力不足、依赖网络、淡化人际关系、三观整合漫长等等问题;还有的孩子家庭环境不稳定,情感上缺失……都有可能让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精神障碍。
另一方面,这一代的孩子自身还有一些共性。他们很善良,知识面很广,同时非常有个性,对话语权要求高,不喜欢被控制。如果说在家里,家长一定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那么这个孩子跟父母的反抗会非常激烈。
而有的孩子没法反抗,能量无法释放,就只能开始搞自己。我见过有的孩子拿小刀随意割自己,产生了精神的问题和行为的偏差。
这届父母也很难,有时候明明我们是为孩子好,付出很多,但在孩子那边可能会感觉为什么我都要听你的,为什么我的人生要由你来掌控。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就会着急,情绪变得不稳定,导致和孩子相处时的对抗。一旦对抗产生,我们会发现,无论我们怎么说怎么做,孩子就是不愿意跟随家长的脚步。
这一切都使得家长不得不去思考,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02。
教育真正的开始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喻成养一棵树,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结出又大又好又甜的果子——拥有一个稳定的性格,积极、阳光、进取。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来源于父母的陪伴和赞赏,对他的鼓励和能力的确认,对需要遵守的规则的坚持,以及正确的批评。
养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着急。我们常说,教育的50%来自于家庭,20%是学校教育,20%是社会教育,剩余10%是自我教育。而在这50%的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做的,不是辅导孩子功课,而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给到家长的第一建议是:育人一定要先了解人。
这是一张心理学中常见的冰山图。我们看到的孩子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比如迷恋网络,不听话,不遵守课堂纪律,喜欢打游戏,到了青春期叛逆等。
但是所有家长该做的功课,都在冰山下,包括了解孩子的内驱力是什么?做事情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孩子的个性特质是怎么样的?他对于自我形象如何认知?怎么看待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等等。
所以我会对家长说,不要单一去评价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看到真正影响行为的东西。
具体父母可以怎么做?我认为一共有四个层次。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大多数家长愿意做的是为孩子花钱,这是第一层。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在陪伴,但他是怎么做的?孩子在旁边玩,家长在刷手机,这不叫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包括你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探索……
我经常会和家长说,孩子出现状况,不是孩子的问题,而在于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教育真正的开始是父母的自我成长、觉醒,意识到我要跟孩子一起去学习,一起去成长的那一刻,我们才说这是教育真正的开始。
没有父母是天生的,我们做父母的方式都是从上一代那里学来的,但这些方法在这一代孩子身上的效果似乎不好,所以才要学习。最了不起的家长是学习型家长,不仅会让家长自身有不一样的状态,也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榜样。
父母变了,孩子改变起来是很快的,所以我们说:“父母1%的改变带来孩子99%的蜕变 ”。
那么究竟父母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03。
六个方法教你和孩子一起改变
?用“耳”沟通 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什么是真正的沟通?有的家长说,就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孩子,让他去做。这不是沟通,而是说服或命令。这个沟通箭头是从上到下的。这种沟通在孩子小时候还有用,但到孩子青春期,作用就很小了。
如果我们非常激烈、非常控制,那么孩子到了青春期抵抗会越来越激烈,这时父母发现,自己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就会妥协,“你要怎样就怎样”。这个沟通箭头是从下到上的。
这两者要么是家长输,要么是孩子输,都不是真正的沟通。真正的沟通是有来有往的,家长和孩子的想法都要表达出来。
沟通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有效果和没效果之分。家长跟孩子的对话,不要认为我说的都是对的,我在跟他讲道理,但他就是不听,这样的沟通说再多都是没效果的。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常见的做法是先和颜悦色地引导、安抚,但孩子听不进去,这时父母开始不耐烦,“威胁”再不好好吃饭就揍你。这是一种无效的沟通。实际上,我们可以去关注为什么到点了孩子不想吃饭,是菜不和孩子的胃口,还是孩子不饿,或是没养成饮食的习惯。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听”,了解到底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或行为,而不是一上来就压制或是纠正。
?常共情 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应对孩子负面情绪
有的家长会说,为什么我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是不是脑子、心理出问题了?
我想说,孩子的情绪由大脑前额叶控制,前额叶的发育状态会影响到孩子的执行力、情绪管控力。而这部分直到孩子25岁才会发育完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情绪失控的问题。这时先处理孩子的情绪是最关键的。
比如孩子对你说:“妈妈我们班同学没人和我一起玩。”有的家长会回应,哪有这回事儿,我前面还看到你跟你们班谁玩的还挺好的……还有家长说,不会的,家里有那么多人喜欢你,同学怎么会不喜欢你…… 这些话其实都没有用。
最好的方法是——共情。不管孩子说什么、做什么,所有孩子的问题都从情绪切入。类似的表达可以是:难怪你最近心情不好,是因为你感觉没有同学和你一起玩……有时甚至只是重复孩子的话都可以。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了,找到了出口,释放了情绪,就会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发现问题没有自己想象中严重,理智“重回”大脑,孩子就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不评判 将事情与品行分开对待
家长可喜欢做裁判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怎么可以这样呢?
要知道,这些判断对孩子来说意味着“我做错事情,我是一个不好的、没有价值的孩子”。这里要分清批评和评判的区别。孩子有错误是可以批评的,但不要否定孩子的自我价值,像“你再这样做,我就不喜欢你了”。
没有真正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不给孩子解释、反省自己行为的机会,到最后只会让孩子的行为变得越来越糟糕。
?善用语言鼓励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于学习问题,很多孩子并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家长要善用语言鼓励、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
比如孩子6道题错了1道题,这时作为家长更好地表达可以是“我们做了6道题,5道题的做题方法都掌握了,说明大部分知识内容是没有问题的”。先给予孩子肯定,接着“再看看错的那道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样的沟通从孩子更擅长的部分谈起,而不是一上来就先挑错。如果父母经常会让孩子看到积极的、正向的一面,孩子就会自我肯定,认为自己能在错误中学习,没有考好也不代表我是个没有价值的孩子。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抗压能力差,害怕面对失败,只是因为我们人为地把失败和自我价值绑定在一起,经常处在否定环境中的孩子就没法自信。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当孩子面对批评或是失败时,家长更要注意倾听和共情,给到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要让孩子知道,虽然有糟糕的事情发生,但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能理解我、托住我,给我真正的接纳和爱。
?挖动机 寻找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
正如前面提到的,孩子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面的,是家长要去了解的部分。
我们经常说孩子叛逆,有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沉迷上网、纹身、泡吧,但你知道吗?所有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寻求关注和被爱,以及归属感。所以家长不要强行去压制,稍微退一退,用真诚的姿态表达感受。
比如很多早恋的孩子,都是情感匮乏的,他在恋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情感支持。当我们知道孩子恋爱了,不要强行干预,你可以和孩子聊聊,你喜欢他,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感情,你跟妈妈说说你到底喜欢他的什么呢?
她可能会跟你说,这个孩子很帅气,学习成绩很好,很愿意帮助人……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寻找的是对方身上的一种正向的能量。 你可以说,其实你喜欢他,是因为你觉得这个孩子身上有很多很美好的优点,其实你也希望能够像他一样,对吗?孩子也知道了,原来他身上的这些优点是我希望拥有的,在理解孩子的同时,其实你也给孩子的成长指向一条了更好的路。
大家所关注的网瘾问题亦是如此,沉迷于网络只是表现,背后的动机才更值得注意,家长不妨先回答下图中的6个问题。从这6个问题的答案中找到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关于网瘾,“爸爸真棒”教育主笔杨捷老师也分享过成因解读,点击这里阅读)
?生命教育 生命的意义及自我价值的肯定
生命教育是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很重要的一点。
生命教育包括三个部分,出生教育、过程教育、死亡教育。比如出生教育,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他的到来,爸爸妈妈可高兴了,家庭也因此变得更温暖、更幸福……这些回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生命是被期待、被祝福、被需要的。这样的孩子他会随意地割自己、放弃自己吗?
还有一部分是过程教育。比如我用养猫的过程让孩子参与到生命中去。她看到了猫咪怀孕了,猫妈妈的辛苦;8只小猫咪的到来,其中活了6只,给另外两只小猫咪郑重地做了告别仪式。养猫的过程,孩子也是共同参与的,她要铲猫砂,喂猫粮,整个过程会让她体会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以及自己是个有责任的人。
「 关于教育,
我们也应该向孩子学习」
有句老话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反过来有可能也是一样的。
朱老师的讲座中有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那就是“教育真正的开始,是父母觉醒的时候,是当他们意识的自己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改变的时候”。
一味去推动孩子看起来是简单的,但往往是低效的,关键还是推动自己去学习、去成长。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开始。
最特殊开学季,
家长如何做孩子的心理调适?
本周三,
“爸爸真棒”邀请朱老师进入直播间分享
↓扫码听讲座↓
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微信推送现在不按时间排序了。如果大家还希望和从前一样,每天准时和“爸爸真棒”见面,可以这样做:
第二步:按下面方法给我们星标,成为我们的“常读用户”,就能每天第一时间看到“爸爸真棒”的文章了。你的喜欢对我们很重要,期待再次按时见面!
别忘记点赞和在看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