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工作同样需要依据。
幼师面对的是鲜活的儿童,而且是一个个完全不同的生动个体,面对的不是工厂生产标准零件。
正如医生看病、警察办案,幼师需要找到课程实施的依据。
那幼师课程开展依据是什么?
以前,大家会说,教材啊。现在,大家会说:兴趣、需求、经验、年龄特征啊等等。
时代更替,我们的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是兴趣啊需求啊等等这些都是泛泛而谈,不同儿童是不同兴趣不同经验不同需求啊,而且不同环境不同资源,教师也是不同啊。所以具体课程的开展依据又怎能仅仅这三四个词汇能说明的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具体的信息具体的依据。
可这些具体依据又在哪里?现实中,很多时候大多还在老师的激情演说里。
例如,“后来我发现孩子对积木的空间摆放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始调整课程,进行了有关空间方位的认知。”
说得真好!但这究竟是成人的思想或者说就是成人的以为,还是真的是孩子的兴趣需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往往,我们的课程实施中缺少了有关“依据”的呈现与分析,缺少了这样做的“因”。
再举一个小例子。
外出听讲座,多次听到有关孩子给小动物举行葬礼的课程故事,听来是那么的相似。
这个故事一点儿不陌生,大约2000年的时候我们曾经也经历过,当时那群孩子认真悲切的模样,至今想来都心有戚戚。
确实,饲养小动物,最后小动物死了,这许多幼儿园孩子大都会经历。可是,为什么要举行葬礼?是谁要举行葬礼?是孩子吗?他要举行一个什么样的葬礼?出于什么目的?葬礼又是谁在准备,准备了什么?为什么要准备这些?葬礼怎样举行?埋葬小动物的地点选择在哪里?孩子们在其中的反应如何?教师后续做了什么?葬礼结束课程就结束了吗?等等。
孩子不同,对动物前期陪伴情感不同,葬礼了解不同,教师对死亡或者生命的价值观不同,再加上地域不同,风俗不同……有那么多的不同,可为何全国各地有关小动物葬礼的课程故事听来会大同小异?
所以我们需要课程中提供证据,能看见课程的依据,来证明我们说的不是成人臆想,不是借鉴搬抄,确是从孩子兴趣需求出发一步步推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