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分享中,我们了解了重塑新时代儿童观的重要性,了解了在尊重的师幼关系中如何进一步思考教育目标及实践路径。那么作为一线老师,怎样在实践中让目标一一落地,有效行动呢?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导入自主生活系统的思考与策略,以及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有效支持儿童走向自主。
(二)真正的自主的才有意义
每一次自主尝试与体验,支持孩子逐步建立对自我的认知判断,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未来的生活当中,能够对自己所面对的处境独立思考与判断,在此基础上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适应环境。自主成长的孩子,主宰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如果是在外部的控制下,孩子会失去自主的能力,弱化觉知能力,失去对成长真正的感受。最令人担心的是,在没有自己、依赖他人中走向麻木,甚至成为空心人。
理解了自主对于孩子的意义价值,在一日生活中植入自主系统,孩子会自然呈现出本自具足品质。有秩序的一日生活、尊重的师幼关系、自主自由的氛围、丰富的环境材料、教师的跟随–研究–支持这些都是实现幼儿自主的必备条件。带着这份相信开始准备和孩子的一日生活,在迎接中发现真正的孩子。
当下老师与孩子有各种不同的生活的样态,处于被动状态下,眼里只有事,卷入其中混乱、低效、无序。改变现状的起点就是实现幼儿自主。但自主不是被要求的结果,而是幼儿本来的需求,需要对束缚幼儿的行为及方式作出改造,需要创造支持性环境。
幼儿在幼儿园的自主成长,需要三年的持续支持,需要多个维度多种方式的组合。构建支持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发挥支持效果。系统中的生活秩序是基础,环境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教师则是最具活力实现系统动态支持的力量,也可以称之为自主生活系统的三要素。自主生活系统包括三个准备,即有准备的生活、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教师。我将通过案例方式为老师们做详细的阐述。
(一)有准备的生活——秩序-儿童生命成长的基础
秩序是自然界万物运行的规律与法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也是生命成长发展的自然需求。孩子建立秩序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结果。
建立稳定运行的一日生活秩序,支持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做事的先后顺序,在哪里、跟谁做、怎么做,体会这样做的理由,在规则中感受规则本身的意义,在矛盾冲突中感受建立、修改规则的意图。内在混乱的幼儿,需要在符合规律的外在环境中,建立自己的秩序。
◆ 1.建立支持幼儿自主的一日生活秩序
以一日生活为主轴,从入园到离园,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节奏和规律。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该到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合理划分一日活动,明确内容流程,保持稳定节奏,支持幼儿建立内外统一的秩序,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从我走向我们。
建立生活秩序既要稳定又需弹性。每日循环,不随意调换顺序,或取掉某个环节。支持孩子建立与外部的连接及节奏。遵循原则、保持弹性,将变化其当做机会,与孩子一同探讨思辨如何依据实际情况与需求调整、改进。
◆ 2.建立支持幼儿走向自主的班级常规
模仿是孩子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需提供专业的示范支持。刻意练习,统一动作,精确示范,不断修正。成为行走的常规,成为可供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存在。三个版本的40+X条常规标准与流程,一套生活秩序,三种示范,常规月、常规周及考核配套,支持幼儿在照顾自己、照顾环境中实现由外向内的秩序建立,走向自主管理,也支持教师形成稳定有序的工作常规。
因为有了常规秩序的建立,孩子走向了行为的自由。
因为有了与人互动的边界,孩子走向了交往的自由。
因为有了相信与质疑的文化,孩子走向了思维的自由。
因为有了自主成长的能力,孩子走向了生命的自由。
实现人的成长与自由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永恒追求。
◆ 3.有准备的幼儿园
有准备的幼儿园,包含文化准备、秩序准备、环境准备与人的准备,形成一个相互作用推动自主的生态系统和课程系统。以班级秩序建立为起点,同步建立幼儿园的运行秩序,提供丰富的生活样态与环境支持,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各项需求。真正起到支持班级运行的作用,支持人的成长与发展。
(二)有准备的环境——自主生长的土壤
◆ 1.营造尊重、关爱的精神环境
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支持作用,积极呼应幼儿,提供一致、温馨、支持的人际关系。支持幼儿保持开放-积极尝试-探索挑战-自主得以生长。
◆ 2.创设真实自然的有序环境
支持幼儿自主,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其中,习得能力-自然运用到生活中。室内环境颜色雅致,美的环境与氛围能够促进孩子生命积极的自发反应,所有选择,考虑儿童身在其中所获得的积极感受,用美好的环境向孩子发出邀请。
◆ 3.具有结构秩序的环境
孩子需要一个精确且已有规律的环境,在感受、体验中慢慢将自己的觉知归类,慢慢理解与辨别每个物品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在的概念架构,以此了解环境并知道自己该如何对待环境,要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动。
用内涵秩序的美好环境向幼儿发出邀请,立足儿童提供符合需求的生长型材料。不仅满足自身的需求,感受与创造生活的美好,在照顾自己照顾环境改造完善中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们用环境给到了一个支撑,这里的秩序、氛围是不变的;环境材料是动态的、不断生长的;生活是丰富的愉悦的。环境生长的节奏和儿童发展变化的节奏是相吻合的,它成为孩子自主成长的重要支持。
(三)有准备的教师——成长陪伴成长
◆ 1.师爱是教育之灵魂
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出发点,是贯穿始终的方向与原则,也是教师最重要的修养。爱孩子,需要学习,尊重儿童的本来,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用成长的自己、做人的修养,尽一切可能,支持儿童生命完整、活泼的成长,实现每一个生命个体成为独立自主的人。爱的本质是成长。师爱的本质是成长陪伴成长。
◆ 2.尊重儿童,相信儿童
相信与尊重儿童是教师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用真实而有温度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被支持,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才有机会看到真实表达的孩子,由此进一步分析与支持。让孩子发挥他所拥有的能力长出他自己。
◆ 3.保持好奇心,观察与读懂儿童
观察孩子是老师必备的专业基本功。观察不仅仅是为了“看到”,而是为了“读懂”。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而且这些行为反映出孩子的态度、情感、他的目的和期望。观察孩子能给予我们有价值的帮助,也是支持儿童走向深度学习的“必经之路”。
◆ 4.研究与支持儿童
研究与支持是老师工作链条必备的一环。立足当下实践,透过行为分析读懂儿童兴趣需求,思考能够支持儿童策略。教师的专业品质绝不仅仅只是生活中的照料者。如何支持儿童走向深度学习,需要抓住教育契机-立足现场-做出判断-给出策略-开始行动-通晓教育原理并在实践中反复练习,研究孩子当下的真兴趣,分析活动的价值与可能性,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孩子获得他自身能实现的发展。
◆ 5.反思修正的品质
反思修正力,是人在前行中回看、发现症结、修正解决、重新开始的基本能力,是保持开放、自省自纠,也是实现自我成长的关键。反思的关键在于,敢于直面问题、拥抱问题。抓住宝贵的成长机会,日复一日修炼、突破、自我完善。
●矛盾一:尊重儿童自主,是不是就要让孩子来制定所有的规则?
思考:首先有一个事实,孩子出生在当下这个时代,现实生活已经存在秩序规则。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下生活,以此为基础开始成长发展。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回到0,回到原始状态,每一条规则、秩序全部重来。这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孩子的现实生活。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传承与发展,改进与创新。就像我们站在那些伟大的教育家肩膀上一样,以此为基础进化与迭代。
●矛盾二:幼儿园里的活动班级活动冲突,无法建立稳定秩序。
思考:我们在实践当中找到一个策略,叫第一顺序原则。当我们全园均以儿童中心,相应的管理机制就需要做出支持,以儿童为中心即以幼儿在班级的生活学习为主,因此,除极特殊的情况外,其他工作均需要排在后面。如:在金幼,各类会议、检查工作或与班级教师对接的工作,均在深度学习系统之后进行,也就是上午10:30之后,在这之前,教师可沉浸式带班,不发任何手机通知或进班要求老师做其他事情。这也是不打扰机制。解决教师无法专注支持儿童的问题。
●矛盾三:班级以外的其他工作安排,对孩子和老师产生的干扰,该怎么办?
思考:立足于以儿童为中心,可以解决一大部分冲突。如果分享一个保洁员老师的故事,她负责楼道的卫生清洁,一直以来他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工作,一次这位老师在饭后询问我,孩子哪个时间段在教室内时间长一点,我介绍了一日流程,说明上午的区域游戏从8:50-10:30一直在班级,以及户外活动的时间段,午睡时间段。她十分满意,笑着说到这样我就可以调整拖地的时间,和孩子错峰,避免他们滑到,孩子在室内和室外的时间我清理楼道,这样无论孩子什么时候出来都是干净整洁。她为什么调整呢?她说每一次幼儿园的故事会都在分享支持孩子的故事,我也想支持让我的工作支持孩子。儿童中心的立场在保洁老师心中种下,从保洁老师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园所整体的文化氛围是以人为本的,是坚定儿童中心的,可化解一大部分的矛盾和问题,而最有意义的是每个人儿童中心的立场下,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改进,这不就是自评的实现吗?
●矛盾四:如果幼儿园不推动,提供各种支持,班级没办法开展啊!
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都显得平淡无奇,会觉得有很多的障碍让我们认为不可能做的更多。但是我们看到的那些不满足且超越了标准的老师,不仅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清晰的教育理念,还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们靠这些引领着自己,而不是各种条条框框。他们最常说的是:“我们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还可以怎么去做。”而不是听到他们抱怨有这样那样的阻碍。或许工作中确实存在挑战,但是我们可以思考哪些是可以做的,还能怎样做好?接下来用什么步骤?为了引导自己的思考,老师可以将他们的歌作为一种激励。
??深度学习助力学前教育,优化自主学习系统实践探索
◆2023暑期论坛
8月16~20日
五天线上直播海报◆
??
左右滑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