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
1.各育并重。
2.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考虑其中的各种因索,在结合中、渗透中同时完成身体上、智力上、品德行为与情感上、美感上等各方面的教育,或有主有从地实现教育。
3.避免上述各项教育的片面实施,以致丧失大量的接受全面教育的机会。
4.全面发展教育在实施中的渗透与结合并非人为地、机械形式地面面俱到地结合,应从活动内容中及活动方式中考虑全面教育的因素。
1.年龄特点具有普遍性,一般年龄大致相同的幼儿较普遍存在共同的身心发展特征。
2.年龄特点不可绝对化,在每一幼儿个体中,不—定具有该年龄幼儿的所有特征,差异性是明显存在于幼儿个体中。
3.幼儿年龄特征与幼儿个体差异均为教师实施教育的依据,对此应有仔细的观察了解及灵活的施教艺术。
4.克服施教的一般化、一律化,教育难易程度、教育方式与方法应从本原则出发,做不同的选择。
1.对幼儿充满爱心,爱全体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
2.以兴趣引导幼儿活动。
3.运用鼓励、肯定、表扬、奖励等积极手段,运用榜样、正面形象、正面讲解引导等方法。
4.避免对幼儿使用训斥、讽刺、挖苦、说反语等消极语言;谨慎使用批评和惩罚。
1.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是完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因而都具有保育与教育的意义。
2.幼儿一日生活中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有助于幼儿接受教育。
3.坚持克服重视某些活动、轻视其他活动的现象,提高每日的教育质量。
4.—日生活的组织应以活动目标指导各种活动的连接、协调、沟通、发挥一日生活整体的教育效应。
2.环境创设应有变化,随阶段保教目标或主题活动目标而创设,以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3.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活动。
4.幼儿利用环境做各种活动,因而环境为儿童提供的活动余地应充分考虑。如紧缩睡眠室用床占据的空间,腾出室内面积为幼儿自由游戏提供宽敞的环境。
1.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应从时间、场地、玩具材料及教师指导等给予保证。
2.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组织各种活动。
3.游戏除外的其他活动也应给予重视,也是教育幼儿的活动手段
教育原则应是选择教育内容、教材、教育方式、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的依据,并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文字来自《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