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对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有其具体特点。
2岁儿童已能使用少量形容词,4岁半以后形容词使用量增长较快,6岁半能使用的形容词可达200个以上。
幼儿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有以下趋势:
从物体特征到事件、情境的描述
儿童最早能使用的是描述物体特征的形容词,包括视(颜色)、听、味、嗅、触、温等感觉,物体的形状、质地和空间维度等(2岁);其次,是动作和机体觉,如饱、饿、痛(2岁半);再次是描述人的外形特征,如胖、瘦(3岁),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形容词(3岁);最晚开始使用的是描述事件情境的形容词(4岁半)。
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如最早使用红(2岁),然后是红红的(3岁),再则是通红、红艳绝(6岁半)。
颜色词出现的大致顺序是:(1)红(1岁半);(2)黑、白、绿、黄(2岁半);(3)蓝(3岁半);(4)紫、灰(5岁半);(5)棕(6岁)。
空间维度形容词出现的顺序是:(1)大小;(2)高矮、长短;(3)粗细;(4)高低;(5)厚薄、宽窄、深浅。
空间方位词发展的年龄是:上(2?4岁);下(3?4岁) ; 里(3~3岁半);后(3?4岁);外(3?4岁半);前(4?4岁半);中(4?5岁);左、右(4岁以后)。
指示代词(这、这边、那、那边)所代表的对象是不固定的。理解和使用指示代词必须利用参照点,而参照点又必须随着说话环境的变化加以调整。语言环境的不同,对幼儿理解指示代词有明显的影响。幼儿作为听话者坐在说话者旁边时,成绩好;幼儿作为旁听者坐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中间时,成绩居中;幼儿作为听话者坐在说话者对面时,成绩最差。
这是因为,幼儿对指示代词的理解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当参照点和幼儿自身中心一致(如幼儿坐在听话人旁边)时,幼儿较易正确理解:当参照点和幼儿自身中心需要逆向转换(如幼儿坐在说话人对面)时,幼儿较难正确理解;而幼儿作为旁听者坐在中间时,既不能完全以自身为参照点,又不需要作逆向转换,其难度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
幼儿对“这”“这个”“那”“那个”两对指示代词理解水平是逐年上升的。其中3岁与4岁是最低阶段,5岁和6岁为第二阶段,但是直到7岁,理解水平仍然较低。说明幼儿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真正掌握这两对指示词的相对指称意义,是有较大困难的。
人称代词(我、你、他)以及与之相应的物主代词(我的、你的、他的)是具有相对性的词,对这些词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根据谈话人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许多2岁前儿童还分不清“你”“我”。比如,一个1岁半的孩子,成人送给他玩具以后,让他说:“谢谢我。”他也说:“谢谢我。”一个孩子称呼自己的奶奶为“你奶奶”。因为他常常听别人说话时说到“你奶奶”有个孩子回答邻居阿姨的问题:“爸爸喜欢你吗?”说:“爸爸喜欢你。”(其实是想说“爸爸喜欢我”)弄得阿姨一时语塞。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中量词的数量比其他民族的语言多,而且运用最为普遍。但是孩子掌握量词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个1岁7个月的孩子,当妈妈给她讲了小动物的故事后,要求她给妈妈讲故事。她是这样讲的:“从前啊,有只妈妈,妈妈啊,上班班。”孩子讲故事的态度是认真的,.她并不知道自己使用了不正确的量词。
三四岁的幼儿仅能使用少数量词,如“只”“个”“根”等。对这些词的使用范围往往过宽,即并没有注意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5岁左右的幼儿虽然已经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搭配,但常常没有掌握正确的搭配。他们或者以动作代替量词,如把“一朵云”说成“一飘云”;或者把形容词代替量词,如把 “一桶水”说成“一满水”;或者使用错误,如把“一列火车”说成“一条火车”等。6岁幼儿能够根据事物的类别标准来使用量词。
总之,语词是概念的标志,幼儿词汇的发展是和他们对概念的掌握分不开的。幼儿对其他如连词“因为”“所以”“或者”等各类词的掌握,也和他们思维的发展有紧密联系。
针对幼儿掌握词的特点,要通过具体而有趣的活动,促进他的词汇的发展。比如,可以和2?3岁孩子做“喂娃娃吃饭”的游戏,让孩子把娃娃放在小椅子上面,把玩具小猫放在桌子上面。大人和孩子一起给娃娃“喂饭”,“喂完”以后,让孩子把娃娃放在小床上面,把小碗和小勺放到架子上面,把小猫放到架子下面。这样边说边做,突出说“上、下”这两个词,使孩子得到练习。同样,用玩具做排队的游戏,把小狗、小猴和小兔排成行,然后问孩子:“谁在小猴子的前面?”“谁在小狗的后面?”等。还可以让孩子改换排队的位置,练习“前、后”两个词。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教婴儿掌握词,是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一位母亲是这样教她的儿子的:孩子1岁半时,常常把手指放在嘴里,母亲对他多次重复说,“手指”,“手指不能吃”……孩子稍大时,母亲经常教他饭桌上各种餐具和食物的名称,衣服的各个部分,室内的器具和物品,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的名称等。这个孩子的词汇比较丰富。
文字来自《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