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幼儿园 敖纹瑄妈妈
● ● ●
带女儿读绘本,是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始的。那时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出门踏青、野餐、放风筝,不能回到幼儿园见到想念了很久的老师和同学,于是,聪聪班开启了《十粒种子》线上绘本活动,为特殊时期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增添了非常多的快乐。
受到班级活动的启发,我开始尝试家庭绘本阅读。但是,一个问题迎面而来:绘本怎么选?
01
以前在当当上按照排行榜推荐的买过一些,但市面上的热销书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一天,我偶然发现了一本叫《幸福的种子》的书,立刻被书名吸引,买下来仔细阅读。这本书是日本儿童出版界泰斗松居直写的,他不仅讲述了如何进行科学的亲子阅读,还推荐了50本各有特色的绘本——有一些是日本本土作家的作品,有一些是获得国际大奖的经典作品,很受用!
循着书里的清单,我买回了其中三十多本。每天早晨出门前把书交给女儿,请外公外婆读给她听,晚上下班回来后,再和女儿一起聊聊绘本里的故事。
奇怪的是,在和女儿交流后我惊讶地发现,她的真实反馈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那些我认为很有价值的绘本,女儿根本不喜欢,而有些我觉得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绘本,纯粹就是“好玩”“有趣”的绘本,却反而让她十分喜爱。比如,艾斯的《森林大会》、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西卷茅子的《我的连衣裙》,她总会反复看,甚至还和我津津有味地讨论森林大会的长颈鹿在捉迷藏的时候可以把头藏进树叶里。
这颠覆了以前我一直希望通过绘本来“教育”孩子的想法。而这,却正如西卷茅子自信地对出版商所说的:“我觉得有趣就足够了!”
是的,有趣就足够了。在有趣的内容里,孩子会主动吸取养料,自我成长。而我也逐渐惊喜地发现,我在绘本里播下的阅读种子,已经悄然开始发芽了。女儿每天早晨起来都会问:“妈妈,今天看什么书呢?”
AUTUMN
02
女儿迫不及待的追问,更加调动了我的积极性,挑选绘本这件事就此从任务转换成了乐趣。
有了前面三十多本的选书经验,我不仅和女儿一起阅读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更让我认识了很多著名的绘本作家和插画家。有担任《财富》设计总监的李欧·李奥尼,在陪孙子坐火车的路途中创作了人生的第一本绘本《小蓝和小黄》,后来又有了《小黑鱼》《田鼠阿佛》;有理工专业出身的加古里子,作为一名工学博士,给孩子们创作了很多生动有趣的科学绘本……
在读这些大家的绘本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们都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创作,关心爱护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和孩子,是“心灵相通”的。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在给孩子挑选绘本的时候,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自发性、自主性,是否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和选择呢?反思之后,我尝试着调整选书的标准。
以前总想选“我认为有价值,能让女儿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的”,现在则会首先考虑“这本书,女儿会觉得有趣吗?会喜欢吗?”;以前总想选色彩鲜艳、画面丰富的,现在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色彩简单、画面简洁却更具审美的。选书的途径也从过去的借助排行榜盲目寻找,变成结合女儿的兴趣和需要,有目的、有主题地筛选。
比如,女儿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特别喜欢玩医生的游戏,于是我给她买了《你好,安东医生》和《食蚁兽医生的一天》,同时,还特别找来《神奇的小草》和《树洞里的小药工》,进行中医、西医的对比阅读。
随着女儿对文字和数字的兴趣逐渐增强,我又找来《仓颉造字》《三顶帽子几个人》和《谁偷了包子》来陪她边玩边读。当女儿逐渐喜欢自己阅读,就提供《第一次坐夜车》《青蛙与男孩》等无字书,给她带去充分享受自我阅读的乐趣。
当然,在兼顾趣味性的同时,我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兴趣引导。比如,为了让女儿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我用《盘中餐》帮助她了解农耕文化;用《荷花镇的早市》带她感受江南水乡温馨热闹的市井生活,并在书中早市里的吆喝买卖中,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扮成顾客和小贩,讨价还价,体验市井里的地摊文化。
阳台上,女儿在春天里播种的南瓜种子,已经在初夏开出了黄色的小花。希望那颗我用绘本播下的种子,也能与女儿心灵相通,茁壮成长。
AUTUMN
统筹:林檬
编辑:王丽娟
美编:吴姗姗
审核: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