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一个个寄托了家长无穷牵挂和期望的小宝贝,就要独自走进小学的校园,开启六年的小学之旅。对于即将踏上这段旅程的孩子们,我们可以为他们准备些什么呢?做好入学准备,还需要身心都要适应哦,什么是身心准备呢?身心准备包含哪些方面呢?向往入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一起来看看,第四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是怎么做准备的吧…..
“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小学和幼儿园一样吗?”孩子们对小学生活都很向往。通过幼儿园的模拟小学教室,孩子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小学的教室布置,还和家里的哥哥姐姐讨论小学的生活,和哥哥姐姐一起学习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
孩子在幼儿园设置的“模拟小学教室”里,感受小学课堂的氛围,消除孩子们的紧张和陌生,也能真切的感受到桌椅的不同。同时,家长们在家也可以陪伴孩子们了解小学的相关信息,观看小学校园的照片,讲讲小学的生活等等,缓解孩子即将上小学的焦虑心情。
孩子的成长是分阶段的,与之相应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分阶段进行。转眼间,孩子又长大了一些,已经上小学了,进入了新的阶段,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也要随之进步。
1.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谈话。
了解幼儿对升学的真实想法,问问宝贝“你愿意上小学吗?”“知道自己即将去哪所小学吗?”“你心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要上小学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2.培养孩子自豪感。
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能够感受自己长大了,可以去小学学习了,能够学到更多的本领和知识。
3.邀请年龄相仿的小学生来家中做客,给予孩子积极的入学期待。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情绪管理在幼小衔接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幼小的儿童已经是有情绪的个体,会表现出恐惧、愤怒、快乐、惊讶甚至害怕等情绪,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要做出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1.经常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小学新环境和人际关系。
我园利用室内外区域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学习和他人融洽相处、商量合作等社交礼仪和社交方法,比如: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帮助。
对于发脾气闹情绪的小孩子家长需要耐心点儿,因为小孩子都有一段反抗期。
1.正确引导
作为家长应该先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在情绪稍作平稳后,引导孩子说出发脾气的原因,并对以后发脾气的处理方法给予孩子指导。例如:看书、画画、大声喊叫,使用情绪漂流瓶等。
2.冷处理
根据发脾气的情况,有时候可以适时冷处理,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自己调节情绪。
3.合理把握尺度
家长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能一味的满足,也不能过多的限制,一味的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的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要注意因势利导,从旁协助给予正确合理地教育。
运动对孩子们的生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说,体育的“幼小衔接”同样不容忽视。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需要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投入学习生活。因此锻炼意志品质,在运动中能克服困难,不怕累、不怕失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准备,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幼儿体能质。
幼儿园除每日确保幼儿运动两小时的时长外,还开展了丰富的游戏和运动内容,如足球、冰雪运动、民间游戏和花样跳绳等,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真正爱上运动,在“扬体育心”中帮助幼儿顺利升入小学。
跳绳是项综合性全身运动,要求手、脑、脚全身配合。通过跳绳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孩子们跳绳时的风采吧。
通过跳绳活动,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和竞争意识。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充分展现出孩子们自信勇敢、阳光可爱的精神面貌。
除了跳绳外,孩子们也爱上足球。足球运动是我园的特色运动项目,也是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户外材料,踢足球是全身心参与的运动,不仅能促进孩子手眼协调,促进腿部发展,增强其机能,而且能促进左右脑平衡,培养孩子的耐力,坚持性的良好品质。
体能测试游戏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在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开发幼儿的潜能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幼儿的体能和体质,让幼儿拥有强健的体魄。为了解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进一步科学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我园进行了全园幼儿体能测试,内容涉及立定跳远、平衡、投掷、往返跑、坐位体前屈等方面,孩子们在测评中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表现非凡。
1.找到合适的小伙伴。
孩子出去运动对于身体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合适的人来陪伴,他们也会觉得没意思,当他们找到合适的小伙伴,就会喜欢上运动。
2.找出自己喜欢的项目。
体育活动非常好,不同人群需要做不同的项目,最好要让自己去做最适合自己的运动,从中得到一些锻炼身体运动之后,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3.运动可以和情境相结合。
老虎出来啦,小兔子快点跳,这一类的语言都可以促进孩子运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学会正确、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提供画笔、剪刀、小型积塑等工具和材料,支持幼儿进行画、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
通过初步了解小学生活,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开启了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有了入学的心理准备。看呀,我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在幼儿园和家里的生活中,我用劳动的小手让我的家里更干净,让我的衣服更整洁,尝试做美食,照顾小植物,我的小手可真棒!
1.及时鼓励
在生活上对孩子给出及时的精神鼓励,如孩子独立收拾完玩具、独立吃饭、帮助干家务活时家长都可以摸着他们的头或脸,给出精神鼓励:“妈妈看到你能自己收拾好玩具,自己吃饭,而且能帮助大人做得很多,真像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以培养孩子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游戏锻炼小肌肉
可以教孩子拧毛巾、自己扣衣服扣子、自己系鞋带、开门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帮忙拧开门把、喝瓶装饮料的时候,可以先拧松盖子,然后回拧一点,再请孩子帮忙拧开瓶盖。
是否因为不知该为孩子做
入学前的身心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与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帮助幼儿科学、全面的做好入学准备,增强幼儿自信、帮助幼儿快乐入学,为开启小学学习生活注入动力。
幼小衔接离不开教师的悉心观察与引导,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教育观念上形成共识,在教育行为上形成合力,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去关注入学准备中的点滴变化,才能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可持续的成长。
文字:郭新芳
图文编辑:沈书垚
审核:刘彩云 贾艳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市延庆区第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