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园本课程建设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幼儿园的课程理论一直是学者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谈一谈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几种理论。
▌1:整合性课程
理论
在谈论整合课程理论时,首先要澄清两个概念:一是课程整合,也称课程综合,另一个是综合课程。课程综合是一种课程的模式。课程综合,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使课程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而整合课程是将课程系统中各个要素及其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成为整体的课程。即各领域、各方法兼重并纳,协调统整、相互为用。
目标
幼儿教育是3-6岁的幼儿为对象的教育。教育目标从总体的目标到现实的活动目标应该是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终其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搜集信息,学会生活,因为只有能够细细的观察生活的时候才会更好的了解生命的价值,才会觉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整合课程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育观念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领域内的整合、领域间的整合、超领域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课程的实施组织者的整合、课程组织活动形式的整合。
整合课程理论对教师的要求
课程评价的整合性
整合课程如何开展?
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分为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起着特定的作用,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或缺少环节。
注意教育内容之间的整合。内容的联系和整合的本质目的,往往不在内容本身,而在于通过内容的整合,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
在现实的、多样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整合。
所以我们以幼儿为本,幼儿是一个整体,不建议分科教学,分科教学不易于幼儿的整体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不是一种单独的理论是体现在一些理论中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就是一种强调生长强调人,比如如果学习过程中是往一棵树上挂衣服,那么建构主义就是强调树上长出新的衣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1)充分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分层分类地开展教学
由于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性格趋向不同,虽然幼儿的年龄还很小,但是这些“不同”已经非常显著地促使幼儿之间的差异变大,而且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很多教师就有意无意地要忽略这种差异,认为教学就是“有教无类”,只要教师用心,幼儿一定可以达到同样的进步。为此,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感情,仔细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爱好、脾气等方面的情况,找到一种幼儿最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幼儿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模式,而且才能使幼儿逐渐地树立起自信心,形成自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转变教学活动模式,调动幼儿主体性
很多教师在教学上,看到的幼儿往往都是两眼迷离地在看着黑板。尤其是孩子年龄比较小,理解力也比较差,领会能力不足,耐性也不足。为此,教师需要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幼儿都愿意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现自己,让别人认可自己,这也是使幼儿相互展现、了解的一种途径。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就会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体性。
3)加强教学理念的转变,丰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上积极转变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趣味教学、情景教学、开放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教师选择绘本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对象,正所谓“投其所好”。
总之,建构主义的观点使我们认识到幼儿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被动地获得一些科学真理,而在于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使幼儿能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当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充分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正如皮亚杰说过,即使婴儿也不是一张白纸。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有一个慢慢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拓宽了园本课程建设的视角。
多元智能课程特点
1、以多元潜能的理论设计课程
多元智能课程目标就是要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课程的价值。课程的组织突出综合性。
如开展综合主题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了区域活动系统操作模式。
1)提供多元化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的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评价视角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者的广泛性。
3)成效与思考:注重与家长同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