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项目课程的建设
引进教师树立正确的项目活动意识
提升教师实施项目活动的能力
扎实推进项目课程建设工作
6月20日,深圳市龙华区大林幼儿园开展了“话项目”、“享经验”、“引成长”项目课程分享活动。
幼儿升入大班,虽然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逐步提高,但他们对物品的整理、归类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在班级里,经常会看到脏脏乱乱的书包柜、随意摆放的区角玩具、随处乱丢的衣物。紧扣大班“幼小衔接”这一关键期,让孩子们通过他们的方式来学会“整理”、从而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于是,一个项目活动“整理达人养成记”就这样开始了。
主持人:赵婉竹老师
致贺词:苏晓夏副园长
项目演讲七位教师
算分:窦玉权、杨明月
抄分:朱淑珍、陈可飞
监分:苏晓夏
评委:中小班主配老师
观众:各年级保育老师
本次活动共有7名教师进行分享汇报。活动中,教师们聚焦本班的项目课程,从幼儿生活、兴趣出发挖掘素材,围绕生活、游戏、活动、环境、资源五个维度开启了有趣的课程回顾之旅,其中有老师和孩子共同发现、创造带来的成就;有课程进行中面临困难挑战时教师的慧心引导;也有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支持;更有孩子们奇思妙想所带来的惊喜,一个个精彩的叙事讲述,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和孩子们在课程中的成长。
评分标准和打分规则:
当场打分,当场算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冯玉玲老师说道:通过《亲爱的小学》项目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提高了认知水平,给幼儿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
陆艺群老师对本次项目总结了在“走进小学”的项目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目标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有上小学的意愿”。在目标确定后,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项目的出入口–“我的习惯”。
黎宗兰老师在“我要上小学啦”的主题活动中,让幼儿深入的了解小学,感受幼儿对活动的投入,幼儿积极的思考、深入的探究。在活动中能看到幼儿点滴成长,更能看到幼儿对小学的期盼。
宋丽芳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
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适应即将面临的变化。
-
克服动作拖拉、没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絮的习惯。
-
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的特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杨柳平老师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不少的启发,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发成长点。作为教师给幼儿提供展示的物资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
严珍香老师说道:幼儿即将踏入小学的校门,幼儿对小学充满了向往,也充满了疑问。为此开展了《小学,你好》这个项目,让幼儿回顾在幼儿园的美好时光,也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对上小学的愿望和将要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田婧老师在这个项目中,将围绕着小学环境,观察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让幼儿萌发对小学校园、同学、老师的好感和向往,产生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从而培养幼儿学会整理自己学习文具的意识和能力,共同回忆在幼儿园的日子。
每位教师演讲都非常的好,非常精彩
请评委们为以上7位教师打分
由朱淑珍、陈可飞进行抄分
由窦玉权、杨明月算分
分享结束后,贾媛园长肯定了教师们项目内容的选择有了多样性、项目课程的开展有了多元化、项目课程路径的行进有了一定的深度。同时也对今后的项目活动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①教师心中要有孩子,要有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的适宜目标。
②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要进行识别、分析和思考,从而去抓住课程的生发契机。
③对课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反思,从而调整教育策略,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贾媛园长还为教师们总结了项目课程的项目式学习的黄金标准。
项目设计的七大基本要素:
-
真实性
-
幼儿的发言权与选择权
-
反思
-
评价与修改
-
公开展示
-
挑战性问题
-
持续性探究
本次项目课程演讲分享交流活动增进了班级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主题开展、推进和反思总结的能力,为下一阶段更好地开展项目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期待我们下一次更精彩的展示!
摄影:罗燕翔、邓莉敏
编辑:罗燕翔
文字:罗燕翔
初审核:苏晓夏
终审:贾媛
大林幼儿园欢迎您!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花路298号
联系优师教研0755-23732335
贾老师:13538001583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龙华区大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