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兴趣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很多意识和习惯都在这一阶段养成,我们有必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认识自然、走进社会的空间,同样有义务引导幼儿以正确的理念和方式去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在自然与生命的探索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好奇与渴望,“枇杷种子”的出现恰好给了孩子们探索的机会,一起走进中五班,看看他们的故事。
一、活动来源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对掉落在地上的枇杷种子产生了好奇。“咦!这是虫子吗?是不是死了?都不动了。”“你用手碰一下看看。”“我不敢,我害怕。”“老师,你看,这里有虫子。”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身边的教育资源,生成主题活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正是孩子身边的自然教育资源,符合他们的兴趣点。
枇杷的种子被认为是虫子,在老师的解答下,孩子们才知道这是枇杷掉落下来的种子,他们捡起地上的种子并提议要带回植物角种植,“枇杷种子”的探索之旅也由此开始啦!
二、催芽育苗
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来学习与发展,为此,我们给孩子们自由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带回种子并想办法培育。此外,孩子们还向厨房师傅收集了其他的种子,开始了“催芽育苗”活动。
三、种子疑问
枇杷种子为什么不发芽?
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与培育,枇杷种子始终没有发芽,孩子们有了疑问:“枇杷种子为什么不发芽?”
我们将活动跟家长们做了反馈,他们也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关于枇杷种子的相关资料,并一起讨论分析“枇杷种子为什么不发芽?”有的家长在家带着孩子同步种植,随着活动不断地推进,不光是孩子,连家长也体验到了作为活动主人的乐趣。
枇杷种子没发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谈话活动中孩子们各抒己见,初步得出:
①种植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土壤种植也可以催芽育苗。
②枇杷的生长周期较长。
根据调查结果,孩子们分成两组开始试验,催芽育苗组发现,此方法可以使枇杷种子较快发芽,只需一周时间。土壤种植的发芽时间较慢,需要两到三周时间。
在孩子的亲身实践与能动参与的调查和种植中,孩子们形成了更为理性的认知与感性的体验,对枇杷种子的种植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绳子运水
小长假即将到来,这又一次成为了枇杷保卫队的阻碍,枇杷种子刚刚发出了小芽,在小长假期间,如何解决浇水问题呢?
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讲述了许多自动浇灌的想法,但是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对于孩子们遇到的难题,教师有意识地做了彩虹桥试验,让孩子们观察并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不但引发了他们关于毛细现象的思考,还丰富了自动浇灌经验。
什么材料才适合做浇灌的介质呢?孩子们从已有经验出发,经过搜索,他们在美工区找出许多不同的绳子进行吸水性的实验,他们搜集的材料有绿色布绳、麻绳、红色冰条线、黄色细麻绳、黑色棉绳。
实验开始前,孩子们都认为自己选择的绳子是可以通过吸水达到运送水的效果,并且认为水会根据对应的绳子变色,结果到底如何呢?
准备工作完成后,实验正式开始,孩子们最先发现绿色的布绳开始形成水滴滴落,滴落的方式很特别,水滴从绳子的上半部分形成,向下滴落。第二个是黄色细麻绳,它是从绳子的末端形成水滴向下滴落的,孩子们的解释是,因为绳子喝饱水了才会从下面滴落。
大家猜猜第三个是谁呢?麻绳排第三,黑色棉绳第四。这些绳子的滴水方式分为两种,但经过时间的等待,只有绿色布绳一直保持着上面形成水珠。实验还在继续,午睡后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一直没有运送水的黑绳子竟然反超全部绳子,运水量是最多的,然而红色冰条线只是绳子湿润了,并没有成功运水。
最后成功运水的绳子是:绿布绳、黄色细麻绳、麻绳和黑色棉绳。没有成功运水的绳子是:红色冰条线。
孩子们观察绳子的运水量并进行了数据统计,最终决定将黑色棉绳用来运送大盆栽的水,麻绳用来运送小盆栽的水。不难看出,孩子们已经发现盆栽与水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反思:
此次实验,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资料,自发地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自由地表达经验、表现能力。活动始终秉持“儿童本位”的思想,以幼儿为主体,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幼儿,用幼儿感兴趣和可接受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孩子们的细心照料下,枇杷种子一天天长大,孩子们时不时会用尺子测量并记录下它的高度,孩子们的学习还在持续进行。
孩子们的探索成果
我们的教育,
不是给予,而是唤醒,
它恰如生命中的阳光与空气,
为潜在种子的萌芽与绽放提供良好的条件,
而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细心呵护与滋润下,
汲取、借鉴、成长,
完成自我的升华与绽放。
图文:宁庭雪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