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教研,点亮智慧
——龙城街道第三学区幼儿园教研计划交流活动
人间最美三月天,
草长莺飞醉春烟。
在美好的季节,相遇。
在温柔的雨天,相见。
记录下关于我们的美好。
踏着春日的
微风细雨
坚持以幼儿为本,聚焦发展需求,借力开展教研。为了推进龙城街道第三学区幼儿园教研活动,促进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在学区长张慧慧园长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于2022年3月23日进行了云端聚“慧”,线上教研计划分享活动。
享—教研计划
活动开始主持人包仕梅老师向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要远行,心先至”,各园的教学负责人针对本园的教研计划进行了分享。
互学共进
收获“研途”美好
每个教学负责人,围绕上学期园内开展的教研活动,分析本园教师存在的现状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繁杂的问题中先选择教师共性的、迫切要解决的实践问题,制定出适合自己幼儿园的教研计划。
同时,大家也希望借助学区教研活动的平台,一起解决各园教研活动存在的一些困惑。例如:教研与教学时间的平衡;如何分层次教研;如何促进教师行为和观念的转变;如何调动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学习内驱力;教师固有思维不能突破;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敏感度和对幼儿的观察力;项目课程如何开展等等。
教研就是一个交换思想的过程,老师们在分享中表达、阐释、追述、反思……在深议、深研中感受思维与思维的碰撞。
思—总结反馈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发现问题,让问题成为实践研究的起点;聚焦问题,让教研成为专业成长的鹰架;跟进问题,让反思成为教师成长的支架。
分享后,各园长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李花园长
成立学区可以结合每个园的教学优势定期进行联合教研,提升教研效率,促进整个学区的教研工作稳步前进。教研工作同时需要围绕“四方准备”进行系统开展:
1.教师的准备。掌握儿童发展基本规律,发现儿童的兴趣和潜能,并提供能够促使儿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家庭和其他成人能够以合作者的关系相联结。
2.环境的准备。通过各种学习资源和具有预测性的课程,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使儿童将受到的教育和已有经验联结起来。
3.课程和教育策略的准备。以儿童个人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为之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教育。
4.管理者的准备。掌握儿童发展与儿童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实践知识,将儿童的需要放在首位的同时支持教师的工作,指导家长参与。
温杜鹃园长
十一所园的教学管理人,能够立足于本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解决教学实际存在的困惑,制定可行的教研实施计划,如盛平幼儿园的黄娜老师,教研计划的安排中具体责任到人,新天地的包仕梅老师对本园教研全方面多角度分析 ,提出了有高度的教研计划。十一个人的思维碰撞,迸发出来的火花和亮点,在此次线上教研分享会上让我受益匪浅,对接下来更好的开展教研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一是教学管理者要熟悉政策文件,依靠文件。二要有本园的教研教学组织机构,机构成员职责分明,责任到人。三是要有教研教学制度,绩效与考核激励监督教研过程和效果。四是教研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如果是意外或疫情情况下,怎样调整推进计划?五是教研教学的专项经费保障。
张文娟园长
感谢第三学区张慧慧园长搭建的这样一个学习平台。聆听了各园对教研工作的思考和实施的路径,也拓展了我们的思路和想法。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内容,而是要学习别人制定教研计划的逻辑和思考方向。教研计划的制定一定要立足于对本园情况的分析,分析本园教师在保教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以及专业发展需求,明确自己园所处于哪个“台阶”,根据园所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研的落脚点,定位教研目标;再对教研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分解后确定教研内容,制定有效的、能落地的、确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同时要高度重视教研路径,一学期的教研重点不宜太多太泛太广,用系统性的研磨、持续性的跟进、针对性的反馈调整,效果可能更佳。
聆听了大家对教研工作的思考以及实施的策略,拓展了我们的思路。教研工作要发挥出效果,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教研工作需要关注老师的需要,每个学期抓1~2个重点,找到实施的路径,并让全体老师认同这一条路径;学期末对整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做回顾分享,复盘总结。另外管理者要去看见老师,看见老师实际的需要,激发其内驱力。通过教研促进老师的成长、管理者的成长。我们第三学区的教学人员通过线上交流研讨,思想上的碰撞,达到共享共研共创,也期待第三学区成为学习型组织,共同用成长的力量静待孩子们返园的那一天。
温碧华园长
第三学区园这个队伍充满力量,充满温暖!值得我们园学习的资源有很多,聆听了各园的分享,也让我们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我们会立足于自己本园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步伐,做得更接“地气”一些。并通过各种手段去“看见老师”,让老师找到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激发她们的内驱力。也相信在第三学区张园长的领导下,我们会走得越来越好。
张慧慧园长
通过大家的分享,看到了大家对此次教研分享活动的重视,特别要表扬精心准备了分享课件的园所。我们的教研计划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从计划到行动,从行动到跟进,从跟进到反馈评价,要形成一个闭环。
1.建立教研的保障机制。如制度的保障,经费的保障,时间的保障,为教研让出一条路。
2.要立足本园的实际情况,从问题出发,通过调查问卷或走进教育现场,与老师深入交流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3.要关注教研的策略,不同问题用不同策略方法解决,教研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哪些可以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哪些用小组的教研,哪些用大组的培训,哪些可以通过读一本专业书就能解决……这些都值得教学管理者思考。
4.建立第三学区教研资源库,围绕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共同推进第三学区办园质量的整体提升。
行—教研方向
张慧慧园长以“以研促教 研学相长”,作为龙城街道第三学区研修计划主题。在深圳市龙岗区关于“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和《指南》《纲要》《评估指南》等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开展学区研训工作。
在本次教研活动前,由玫瑰园幼儿园发起了调查问卷,对学区内各园所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及困惑展开调查,并进行梳理分析。从问卷回收情况来看,第三学区教师队伍年轻,充满活力,好学上进;各园所重视园本教研活动,有固定的教研时间和教研内容;老师们希望在儿童视角的学习环境创设、有质量的一日生活、区域活动开展与指导上获得更多的帮助;同时更喜欢跟岗学习、园所参观、课例展示等能亲身体验、互动性高的学习方式。张慧慧园长针对问卷分析情况,基于共性及个性的“真问题”、“真需求”,确定了本年度学区教研计划。
以打造一支有活力的教研队伍;开展一些有深度的联合教研;促进每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提升为研训目标。
(一)成立联合教研团队
学区设立研训部组织架构,建立学期联合教研组,发挥学区名师力量,构建科学完善的学区教职工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统筹开展学区教职工培训工作。以三个工作坊的形式把教师进行分层,工作坊坊主由学区名师承担,成员由各园园长和教学管理者组成,形成学区有力的教研团队。学员辐射学区全体教师,由点及面,带动学区教师专业成长。研训部定期组织分享交流课程、教学先进经验,联合开展学区幼儿园课程建设;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
(二)一对一结对帮扶
由于各园保教质量差异较大,为最大化实现学区资源共享,将利用携手共进促成长的模式,形成结对帮扶、一对一跟进指导。
(三)打造专业的教研团队
帮助教学管理者拓宽眼界,能独立的起到教学引领作用。
(四)强化师资培训
以“过程性质量监测–半日活动”为抓手,对“晨谈活动、过渡环节、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环节进行打磨,提升半日活动的质量。
拟举办学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师德师风、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方面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强化师资培训
(五)共读共研,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针对不同岗位的特殊性,为各岗位的教师定制共读书籍。
阅读一本好书
最后,张慧慧园长提出:园长和教学管理者,要有“深耕细耘”的精神。深入一线,聚焦问题,找到有价值的教研点。把农人耕耘的策略运用到教学管理上。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赋能,才能带领团队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
纳百家之长以厚己;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小,做则将成。
本次教研分享活动暂告一段落,但研训不止,探索不息。
我们会携收获,汲反思,
一路前行,必将繁花似锦!
编辑:玫瑰园幼儿园
初审:张文娟
终审:张慧慧
龙城街道新天地幼儿园
龙岗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