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经过对《指南》三个领域的学习,教职工们对《指南》的研读更加期待。五月北部新区实验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在肖园长的引领下,共聚云端,一同再读《指南》,共话科学,不断提升团队专业性。
再读《指南》,疫起学习
科学领域结构
基于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特点,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成为《指南》科学领域中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重要方面,可以称为科学领域的两个子领域。
科学探究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数学认知
它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再读《指南》,共研共思
专注倾听、积极互动、科学梳理,已经成为北新教师的学习常态,我们正在将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在工作中践行。在线教研过程中,教师们专注倾听,积极互动,不仅对领域核心经验进行了导图化分享,更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与提升。
再读《指南》,未雨绸缪
在小组研讨中,老师们聚焦《指南》下的科学区创设与科学探究活动组织,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梳理了丰富的游戏资源,期待开学后与幼儿一同体会科学探究的快乐。
通过再读《指南》,老师们对科学领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认知,结合自身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规划与准备。
再读《指南》,科学实践
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解决了很多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中探究,兴趣中成长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食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精心的礼物。对于孩子们来说,在秋收冬藏的活动中体验研究、探索的过程,感受游戏和学习的快乐,是一件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事。
“红薯是马铃薯吗?土豆是根吗?在显微镜里看,土豆、山药和红薯一样吗?”……在孩子们眼中,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也可以成为探究问题。
动物的饲养可以传递爱心,更能传递良好的学习品质。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小仓鼠、孔雀鱼、蚕宝宝有了更多的认识,爱心领养活动中,他们成了最棒的饲养专家。
大自然通常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当我们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机会,一切身边的美好都能转变为神奇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生活中发现,体验中发展
再读《指南》的过程中,老师们对3——6岁科学领域的解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疫情之下的科学教育也有了更多可能性。
文字编辑:张磊
照片提供:各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