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前教育“幼有善育、学有优教”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园教师在音乐领域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深入剖析音乐活动的核心价值,新城幼儿园都市茗荟分园近期开展了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解读与实践系列教研活动。
01
以专业引领,为教学赋能
音乐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深化老师们对音乐领域关键经验的理解,教学副主任王琪老师带领全体老师开启“音乐领域关键经验教学研讨及实践”系列教研活动。
活动前期,教师根据研讨的主题,有目的地阅读《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一书。大家在研读过程中,梳理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关键经验及组织形式,为分享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02
教学相长,赋能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儿童在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他们学会用心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教师们结合《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关键经验针对歌唱活动、打击乐、音乐游戏等方面,围坐在一起,进行深度研讨和交流。
歌唱活动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幼儿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发展,实现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十分重要。钟老师:在开展歌唱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高,但有时会用“大白嗓”喊叫的方式来歌唱。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带领幼儿开展趣味发声练习曲。
例如:小火车,呜呜呜、音阶歌、连音+跳音练习等,帮助幼儿打开口腔,找到声音气息的发力点。
陈老师:幼儿的声带稚嫩,教师可弹奏C调do、re、mi、fa、so几个音,配合手臂握拳向下敲击的方式,帮助幼儿调动横膈肌发力。
曾老师:以情景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用不同情绪表现的歌曲,整个活动都飘扬着优美的歌声,手势的巧妙运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体验歌唱活动的美好及乐趣。
老师们通过示范、合作、互动等方式,在分享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发声、歌唱、律动、创编的“法宝”。整个过程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悦耳的歌声在音体室徜徉。
打击乐
打击乐是幼儿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打击乐演奏活动能够令幼儿感到快乐的一种音乐活动。开展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发展幼儿听辨节奏和音色的能力、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熟练的动作协调技能。
打击乐教学存在一个误区:直接使用乐器示范教学。幼儿天性好模仿,如果老师都已经固定乐器、固定演奏方式,那我们怎么奢求幼儿能拥有更多自己的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呢?
吴老师:打击乐教学是具有欣赏与演奏的双重目标,欣赏和演奏,欣赏(以身体动作、图谱等形式了解音乐)——音乐与乐器匹配(幼儿自主选择乐器、教师的准备与预设)——乐曲演奏。
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不仅能获得快乐,萌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培养幼儿乐感与美感,更大地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张老师、周老师和黄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分享了《小警官骑行记》、《豌豆射手和小青虫》、《大象和小蚊子》等音乐游戏,用音乐的节奏、肢体动作和图谱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大家理解了音乐教学与游戏的巧妙有趣结合。
03
享音乐之美,探教学之法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对音乐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学副主任王琪老师从音乐教育各项内容进行分享。首先,王老师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进行了互动,欢快而轻松的音乐带动了老师们学习的兴趣。其次,向大家讲解音乐活动的教学流程、教学重点以及技能技巧。采用互动的形式逐一带领老师跟着音乐活动,充分体验音乐的节奏、韵律。
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化身“幼儿”,站在幼儿的角度体验、思考。伴随着每一首美妙的音乐旋律,感受在玩中学习的愉悦情绪,丰富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卡尔?奥尔夫说:“音乐是一种理想,而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教育要让它生长开花结果。”在本次分享与交流中,激发了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老师们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提升,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充分发挥了同伴互助的作用。在音乐教研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索有效开展音乐活动的教学策略,不断学习、实践、探索,以专业引领,为教学赋能。用不停歇的脚步,不懈怠的努力,将音乐教学法与生活化、游戏化教育、美育、智育有效融合,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带给孩子更多“美的体验”!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王琪
图|陈彤
编辑|陈静珊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