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效果。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的桥梁”。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家园沟通的策略,帮助家长树立优质的教育观、儿童观,本周,我园开展了家长工作专题培训活动。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首先,各班教师分享了近期家园沟通案例,他们从幼儿现状、家庭背景以及家长的需求出发,一一阐述了家园沟通的目标、策略和家园沟通成效,有阶段性、连续性的案例,并附予了流程清晰的PPT,一个个鲜活的沟通实例、一个个小故事生动地呈现了老师们的实践经验,让在座的老师们屏息倾听,在深深的触动中掌声响起。
实例一:
建立信任型家园关系,是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不断磨合、不断建立信任的过程,教师分享了在入园初期“焦虑型家长的育儿观”案例,成功扭转了家长的教育观及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肯定。
实例二:
对于包办代替、放任型的家庭,难免会发生祖辈型养育与幼儿父母养育上价值观的分歧。教师通过家访、分享幼儿在园活动视频,跨越“数字鸿沟”,与祖辈家长、幼儿家长同时进行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分析育儿方式存在的分歧,给予建设性的策略,并引导家长在一日生活中实践,取得渐进式的成效,大大转变了家长们的育儿理念,呈现一致教育的趋势。
实例三:
对于被动合作型的家长,对孩子往往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其物质上的各种需要,养成一种无规则的养育方式。教师通过微信、电聊,用共情、走心的方式交流,引导家长认识到溺爱产生的不良影响,帮助家长建立合理的期望等;认真落实,学会拒绝孩子无规则要求,并与幼儿园保持畅通的沟通和反馈,做到家园合力,不断树立家长良好的教育观、儿童观,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实例四:
对于主动合作型的家长,教师首先有计划观察记录孩子的优点以及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接着通过家访、面谈、电访等途径了解家长的养育方式是否与幼儿园的理念一致;在家园教育理念契合的情况下,学会借力家长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策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聚焦困惑,集思广益
在每个案例分享的背后,老师们的困惑也真不少,如:放任、退避型家长的沟通障碍、望子成龙型家长的不信任、冲动直率型家长的灵活应对等。教师们发挥了群体智慧,给予了详尽的分析及不同的措施建议,活灵活现、幽默的实践策略让老师们迎刃而解,欢快的气氛如一场冬天里温情的盛宴,干货满满。
教学干事陈老师肯定了教师们能站在家长的需求上进行有效的家园沟通,分享案例目标清晰,过程有分析、有策略、策略递进效果明显,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明显提升,最可贵的是教师们锲而不舍、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并鼓励教师们进一步搭建现代化的家园沟通平台,多途径开展家长沟通工作,增强家园沟通的便捷性、实效性、情感性。
三、总结提升,力学笃行
最后,教学干事陈老师开展了——《做有温度的家长工作》专题培训。进一步梳理了常见的八种不同类型的家长特征及应对的策略;强调沟通的原则,如: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多报喜、讲细节、提建议等;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步调一致、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的家园共育,才能为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童年画上完美的句号。
家园沟通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不求立竿见影,只需循序渐进、大胆尝试。我园老师们将继续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以更加饱满的爱心、耐心和热心投入到实践中,做有温度的家长工作!
编者注:以上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陈耿慧
图|龚家仟
编辑|梁海妍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