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种植区是幼儿园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不仅具有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它为孩子提供了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
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儿童的天性。种植作为凯旋城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之一,让孩子参与翻地、种植、浇水、施肥、除草、观察、收获等过程,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尽情地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摸一摸、做一做,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心理,获取最真实的感受。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孩子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快乐;更能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自然知识,激发孩子对大自然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会有哪些发现?遇到哪些问题?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下面就跟随我走进凯旋城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吧!
一、种植前准备
1
参观种植园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种植园的场地,并认领菜地。
有了地以后,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子彧:要先松土。
晓悦:老师,地里面有很多杂草,我们要先拔草。
沫沫:我们需要很多铲子。
萱萱:要准备洒水壶。
璐璐:我们还需要锄头。
2
土地准备
种植前的一项大任务,就是翻新土地。根据小朋友们讨论出来的结果,我们收集工具,然后开始除草、松土,老师和孩子一起齐心协力“开荒”。
老师用“大锄头”,小朋友用“小锄头”,刚开始小朋友们一个个很兴奋,干劲十足,没过多久就有小朋友说:
“老师,我好累啊!”
“农民伯伯每天都要这样种菜吗?这样太累了。”
“我的手都快要出血了,我还可以坚持。”
“雅雅,你的手痛了我来帮助你,我的力气很大的。”
“我们种出来的菜一定是最好吃的。”
……
在翻土过程中,孩子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学会了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更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3
种子准备
老师与幼儿一起查阅资料,秋季在南方地区适合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并在班级进行了投票,选出最想要种的植物。
认真的挑选合适的种子
“要选最大的种子。”
“要选长得圆圆的那种,看起来就很好。”
“我外婆和我说过,要选颜色好看的种子。”
小朋友们纷纷选择了自己认为最“优秀”的种子。
二、开始种植
种植前,孩子了解了选择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了植物生长所需条件,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种植就要开始了……
1
如何播种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了谈话活动,与小朋友们讨论了自己班的种子该如何播种。
大蒜的种植的方式有哪些呢?
若霖:需要铲子。
元晨:可以用土种,把它种进去,然后它就长大了。
肉肉:还可以用水种,我在电脑上看过。
可为:需要锄头,然后挖个洞洞把它放进去。
正正:要把大蒜一个个种下去。
土豆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禹城:把它埋进土里。
瑶瑶:要把土豆切成块。
杨杨:要先把土地的杂草除掉。
繁亿:土豆要先发芽才能种。
居依:要把种土豆的地挖个洞。
俊哲:要把土地先翻一翻。
淇淇:土豆埋进土里后要浇水。
2
播种
终于等到播种的时刻了,小朋友们都很珍惜自己选中的种子,在播种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把种子种在了土壤里,期盼着他们快快长大。
3
发芽
播种后,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发现植物发芽了,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找到自己当初播种的位置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看!这棵是我种的!”
小朋友们每天主动要求去天台观察植物发展情况,看看有没有长出绿色的小芽芽。老师每周定期带孩子们去楼顶浇水、观察。
可为:老师,看,有青菜了。
然然:我们要保护好它,不能摸。
妍:这个菜好小啊。
宣:老师,我觉得有点像小爱心。
每天做观察记录
测量其生长速度
观察后,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
孩子们对自己种植的植物高度关注,会每天去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幼儿慢慢感受到围绕种植而形成的各种关系,而这些关系就是一个生态环境。
三、发现问题
在观察过程中,孩子发现“菜叶被虫子和小鸟吃掉了”“花生被老鼠刨洞了”“长不出来”等很多的问题,大家纷纷带着疑问去找负责菜园的阿姨,或者请求家长的帮助一起寻找相关资料。
1
荷兰豆苗倒地上了
荷兰豆发芽了,小朋友发现有部分的苗很长,扭打在一团了,怎么办呢?于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谈话……
“给它搭个棚挡住风。”
“用棍子把它撑起来。”
“可以把它扶起来。”
“给它搭个架子。”
最终孩子们根据中班种植黄瓜的经验觉得搭架子更合适,于是一起讨论搭架子需要哪些工具。
“需要棍子、竹子、手套、剪刀、铁丝、线……”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找搭架子的材料:竹子、绳子、剪刀等,孩子们开始搭架子,相互合作,两根竹子在荷兰豆的两边插在土里,再用绳子绕在竹子和竹子之间,再用绳子把荷兰豆牵引到柱子上,这样荷兰豆就可以往上爬了,风也吹不倒啦!
2
菜叶被虫子吃了
孩子们在做观察记录时发现我们的菜叶子上有很多洞洞,同时还有菜的叶子都没有了。通过讨论,大家决定抓虫、洒药。
3
芥菜被小鸟吃了
有些叶子被小鸟吃了怎么办?经过调查、讨论、分享,最后孩子们决定制作稻草人驱赶小鸟。孩子们一起欣赏稻草人图片,一起设计稻草人。之后在叶阿姨和班级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共同制作完成稻草人。
4
土豆没有了
种植有一两周了。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在感叹:“哇,这里的长得好高呀!”同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这里怎么就什么都没有呢?”一下子,孩子们就随着这个声音开始了各种思考。
为什么土豆长不出来?我们种在这里的土豆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呢?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们挖开土,发现有的地方看不到土豆的身影;有的土豆翻出来只有一半,是发霉的状态。
于是大家纷纷猜测:
萱萱:被老鼠吃了。
瑶瑶:烂掉了。
沐鸿:发霉了。
基于种在土里的土豆发霉了,孩子们回家纷纷寻找资料,做了调查,了解到土豆发霉原因:刀没有消毒、水分过多、地下有害虫、土豆生病了切块过大、温度过高、环境闷热等。
5
抓住小老鼠
发现老鼠洞
为什么有些植物死了?经过小朋友们的火眼金睛观察,发现地里有几个洞洞,“老师,那里有洞!”小朋友们纷纷猜测这是什么洞。最后,大家猜测,这是老鼠洞,我们的花生被小老鼠偷吃了!
出谋划策
可不止一个班的植物被小老鼠偷吃了,大家在发现植物被老鼠偷吃后,展开了谈话:植物被老鼠偷吃了怎么办?
“在楼顶菜地里放一只猫!”
“放一些老鼠药,迷晕它们。”
“放一个老鼠笼,然后放一些奶酪在里面吸引老鼠,把它抓住!”
经过讨论后,小朋友们纷纷在家里带来了捕鼠笼、老鼠贴、老鼠药。一些小朋友还温馨的制作了提示牌,大家一起把笼子和老鼠贴放置到菜地里,期待着能抓到小老鼠。
细心的大班哥哥姐姐们为了安全,还制作了安全标志张贴在菜地,提醒弟弟妹妹们捕鼠器的位置,还到各个班级上进行了安全宣讲活动。
捕捉成功
第二天,我们带领小朋友们上去查看成果,发现捕鼠笼里成功捕捉到一只小老鼠。细心的小朋友们发现,老鼠贴上虽然没有老鼠,但是食物被吃了,老鼠很聪明。餐前,我们对怎么样处置这只老鼠展开了谈话。最终,大家一致决定由幼儿园的安全员来处置老鼠,并给安全员写了一封信。
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的好奇心远远胜过成年时期,好奇往往又促进了思维的活动。孩子在发现有虫子、小鸟、小老鼠偷吃菜后,能够做到善于思考,而且也能从思考中想到解决办法。
四、丰收啦
1
采摘
经过两个月的照料和观察,我们的植物成熟了,可以采摘啦!怎么判断它是否成熟呢?怎么样才可以摘呢?
浩:花掉了就可以摘了。
其:变弯了就可以摘了。
泰:变成黄色就可以了。
恩:肚子鼓起来就可以摘了,如果扁扁的就是还没有成熟。
讨论后孩子们带着大家的经验分享来到种植园,问叶阿姨,阿姨和孩子们一起寻找成熟的瓜果和没有成熟瓜果进行对比后,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样的才是成熟的,于是孩子们开始了采摘。
大一班的小朋友们正在采摘荷兰豆
大二班的小朋友们
正在采摘土豆
大三班的小朋友们
正在拔花生
大四班的小朋友们拔萝卜
中一班的小朋友们
采摘芥菜
小一班的小朋友正在拔葱
2
检测
种的青菜能不能吃呢?健不健康呢?我们请医生来为我们做检测吧!
医生告诉我们青菜很健康可以食用,有的小朋友提出请厨房叔叔阿姨帮我们煮。于是我们提着青菜找到厨房的叔叔,并请叔叔帮忙炒芥菜。
在厨房叔叔的帮助下,我们拿到班级现场煮青菜。
3
与家人分享
孩子们不止在幼儿园品尝了美食,还把它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并分享自己是怎么吃的,有煮汤的、炒腊肠的、烫熟的、炒西兰花的等等;还能说出荷兰豆的味道和口感。
诺:荷兰豆的味道像白开水一样,因为我们是用白开水烫熟的。
茜:我吃的荷兰豆是甜甜的,很好吃。
明:我吃的荷兰豆是脆脆的,甜甜的。
食物的味道不仅获得了孩子们的好评,家长们都纷纷称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探索、表达、表现的能力,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产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本次种植活动,孩子们尝试、探索、观察,从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探索和观察兴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们会继续带领幼儿探索不同的大自然魅力,
让孩子更深层体会种植带来的乐趣、
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及过程;
同时在跟踪观察记录中,
提升探索能力和务实、细致的科学态度。
期待我们的下次种植……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陈芳芳 朱兰兰
(新城幼儿园凯旋城分园)
图|新城幼儿园凯旋城分园
编辑|林曼琳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