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期宝安幼教集团开展了科学领域专项教研活动,在宝安幼教集团和园本教研的引领和指导下,集团十幼开展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实践与思维的统一、设计科学区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科学区自制玩教具评比等一系列科学领域教研活动。教师们通过学习科学关键经验,关注科学的学科特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科学区的活动和课程目标相联结,打造适宜的科学区环境和制作不同的科学区材料,切实提高幼儿科学游戏的活动质量。
01 / 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先让孩子“问”起来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为更好地帮助教师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我园开展《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线上培训活动,让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什么是观察、如何去引导幼儿去观察等一系列的问题,以引领全体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问”起来,认真倾听孩子提的问题,让孩子体验研究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过程和乐趣,使孩子逐步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做支持孩子探索科学的有心人。
02 / 实践与思维相碰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培养教师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将科学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我园开展了《实践与思维的统一》教研活动,将教师分为小、中、大班三个小组,组内教师相互交流,在交流互动的碰撞下不断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
本次专项教研活动为后续的科学区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以及科学区自制玩教具比赛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及材料借鉴。
03 / 深研科学区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区域环境,体现环境、材料的教育功能,使区域活动真正服务于幼儿,我们开展了“科学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教研活动。
教研室及科学组骨干人员根据班级特色、年龄特点及教师特长研制科学区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方案。
根据科学领域的关键经验,各年级组选取一个班级对科学区进行改造,因班制宜, 提升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能力和操作材料设计的能力,深入推进幼儿园活动区创设,促进幼儿在活动区里获得深度学习与发展。
随后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班级科学区环境观摩,通过拼图游戏把教师们分成三小组,教师们带着科学领域核心经验走进班级观摩科学区操作材料,相互交流学以致用,取长补短,精研每一处环境,解读每一条关键经验,试玩每一份材料,在玩中学、学中玩。
各小组分工合作、汇集智慧,将关键经验与环境、材料一一对应,通过思维导图、图文结合等方式罗列汇总,各小组代表进行精要的分享,共享学习成果。
04 / 巧思加妙手,自制玩教具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自制教玩具水平,充分发挥自制教玩具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区域游戏中的作用,使幼儿园的教玩具更加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教师们针对科学区游戏活动特点和关键经验指标,制作了安全卫生、操作简便、寓教于乐、美观实用的教玩具,并进行了科学区自制教玩具评比活动。
邀请孩子们体验老师新制作的科学区材料,验证材料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幼儿投票选出其心中的最佳之选。
听取老师的精心构思,通过教师相互点评,充分挖掘出了玩教具“教”与“玩”的功能,激发了教师们互相学习研究的热情。
高质量的科学区环境和材料为孩子创造了无限的探索机会,科学区成为孩子积极参与、流连忘返的游戏区域,孩子在区域中沉浸式学习,成为动手、动脑、主动探求的学习者。
通过自觉主动的自学、有效有用的深度教研,增进了教师们对儿童科学学习、科学关键经验的深度理解,提升教育智慧与实践能力,凝聚团队力量,让幼儿园科学教育朝着“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生动有趣”的方向发展,让孩子的探索焕发生机,让儿童与教师实现由内而外的生长和进步!
– End –
编者注:以上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何松玲、钟丹丹
图|钟丹丹
编辑|梁海妍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