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也是教育专家、教师和广大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年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如何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才能帮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那些事儿……
追根溯源 理清当下幼小衔接现状及困境
我国幼小衔接的现实实践中仍存在诸多沉积已久的问题,由于自身教育观念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对于部分家长们、老师来说,在“幼小衔接”的话题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疑问以及焦虑的情绪。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关于“幼小衔接”,我们容易走进哪些误区?如何纾解焦虑情绪?浏览以下文章,一起“解锁“其中的奥秘吧~
相关阅读
回归本质 构建科学幼小衔接教育生态
去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科学的幼小衔接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儿童本位、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可见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和社会多方主体形成科学一致的幼小衔接意识,建立起良好循环的教育生态,帮助幼儿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
而儿童处在整个幼小衔接生态系统的中心位置,高质量教育体系下,我们需要对儿童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关注。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身心发展具有延续性和整体性,不可能随着角色身份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另一水平。要超越狭隘的幼小衔接的观念,就必须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以及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关阅读
多方联动 推进幼小衔接科学发展
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离不开幼儿园、小学、家庭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
对幼儿园来说,幼小衔接不是大班幼儿的专属活动,而是从小班开始渗透在幼儿园的三年时光里。无论是《规程》《纲要》还是《指南》,都明确提出幼儿教育不仅是为了后继学习即小学的学习做准备,更是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做准备。
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感知、思考、表达和创造,这是最重要的入学准备。此外,幼儿的心理准备、习惯和能力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因此,入学准备不是让幼儿去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而是要让幼儿充实感性经验,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调整情绪情感,为小学学习打基础。
相关阅读
其次,小学是幼小衔接中第二大主体,与幼儿园应形成科学的“双向衔接”。因此,幼小衔接需要小学积极参与和配合,要提前介入,以了解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重点,坚决落实免试入学,坚决实行“零起点”教育,根据新生的特点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注重小学教育的生活性、游戏性和情境性,努力帮助新生愉快、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相关阅读
再次,科学的幼小衔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育实践对儿童的幼小衔接状态产生一定影响。家长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视程度及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入学水平。家长是科学幼小衔接的践行者、支持者,是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者,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者,也是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可见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角色多元化、复杂化,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在科学幼小衔接中具有重要地位。家长需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理解幼儿、尊重幼儿、支持幼儿,使幼儿平稳地过渡到小学。
相关阅读
积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让我们一起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去教育孩子,为孩子长远发展做好铺垫,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END
编辑|梁海妍
审核|凌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