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幼教集团教师日记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要学习怎样与人相处、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首先就要学习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幼儿期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逐渐发展出的个性品质和行为风格,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幸福。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升入大班后,孩子们对“自己”产生了很多疑问: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优点与缺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将促使孩子们不断追问与思考,在现实层面与哲学层面对自己有更加清晰与完整的认识。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1关于“我”的初探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都渐渐表现出较明显的个性特征,自我意识都开始有了快速的发展,开始对“自己”与“他人”产生越来越多的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跟他长得不一样?为什么我是男生她是女生?


有些小男生还会去摸小女孩长长的头发,盯着小女孩粉色的书包思考许久…..看到这些现象,老师决定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幼儿自我意识觉醒的初期,与孩子们一起去探索、发现“自我”、走进“我”自己。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 活动由一张调查表开始,幼儿开始认识自我


02 谈话—什么能代表我是独一无二?


老师:每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爸爸妈妈心里不可替代的宝宝。那我们身上有哪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悦悦:我们穿的鞋是独一无二的。

老师:鞋是独一无二的吗?那为什么班上常常还有两个小朋友穿了一样的鞋,都进了积木区,他们出来时就分不清了呢?所以请想一想再回答哦~

牧牧:我们的样子是独一无二的!

老师: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长得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样貌是独一无二的。

幼儿:啊?真的吗?

老师:就比如我们班腾扬和大二班的腾文小朋友,他们是一对双胞胎,虽然他们长得非常像,但仔细观察,还是会有不一样,不管是腾扬还是腾文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朋友,他们谁也不能代替谁。仔细想想,还有什么是独一无二的呢?

淼淼:我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别人一叫我,我就知道在叫我。

老师:说得很好。那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手上有什么是独一无二的?

熙熙:指纹!

老师:是的,不仅我们的指纹和别人的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十个手指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不一样哦~

梓睿:我怎么觉得我的指纹是长得一样的呀?

老师:或许你可以进科学区拿放大镜再仔细观察观察,之后再来跟我们分享你的指纹是长得一样还是不一样。

老师:我们今天探讨了出了三样东西能代表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分别是:外表、名字、指纹,接下来呢,我们就可以通过画我们的自画像、设计我们的名片和拓印独特的指纹画来继续感受一下我们自己的独特之处。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思考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更仔细的自我观察,让他们能更深入了解“自我”的角色、正确认识“自我”的概念,形成正确的对人对己的态度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幼儿园阶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认识自己首先从认识自己的外貌、名字、指纹的独特性开始。


03 “我”的自画像


老师:如果要画我们自己的自画像,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看到自己的脸呢?

幼儿:可以用镜子!也可以看着我们的照片画自画像!

老师:小朋友们很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解决办法。可是即使有了照片或者镜子,那我们怎样才能画出我们最独特的自画像呢?

苗苗:把我们脸上最独特的东西画出来!

老师:好,那我们就根据苗苗的说法,一起来看看牧牧小朋友最有特点的是什么?

景琰:她每天都扎着两个麻花辫,我觉得这很有特点。

老师:景琰观察得很仔细!牧牧小朋友确实每天都扎着两个麻花辫,这是她的一个特点,那牧牧小朋友在画自画像时,就可以把这个特点画出来。那你们都知道自己的脸有什么特点吗?

浩东:我的脸是瓜子脸!我的头发是瓜子头,我觉得这是我的特点。

伊伊:我很爱笑,我觉得这是我的特点。

老师:对,这也是你的特点,所以你在画自画像时就可以把你的脸画成是笑着的表情。

老师:小朋友很聪明,都能很快发现自己脸上的独特之处,所以在画自画像时都要把它们画出来,这样别人一看这幅自画像就知道是你。那接下来就开始画我们独一无二的自画像吧~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 孩子们在观察自己的五官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看我的自画像,像不像我自己?


 思考 通过绘画活动前的谈话就能知道生活中小朋友其实很少去仔细地观察自己的样子,他们每天都能去观察蚂蚁、路边的小蘑菇、天空中的云朵、甚至下雨的时候能一直盯着外面的雨看很久,却很少去仔细地看“自己”,所以在画自画像前引导幼儿用镜子或照片仔细观察自己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注意到自己的五官、自己的特征、感受自己身体的奇妙,从而画出独一无二的自画像,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


04“我”的名片


老师:在爸爸妈妈的心中,他们的宝贝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他们在为自己的宝宝取名时,都寄托了自己对宝宝满满的爱。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会给你们取这个名字吗?

茹钰:我爸爸说,因为我属羊,羊吃草,所以我的小名叫苗苗。

牧也:我妈妈说我的名字是来自一句诗里的,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学习、有进步。

张璇:我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够每一天都很开心,所以我的小名叫悦悦。

蕴仪:我爸爸说,我妈妈生完我后,走出去一眼就看到了毛果树,所以就给我取名小毛果。

子荣:我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的哥哥都叫刘子什么的,然后我就叫刘子荣,荣是荣耀的意思,我将来要干好事!

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发现,原来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这都是有一定意义的,爸爸妈妈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名字。这小小的名字中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倾注了他们对我们独一无二的爱。在了解了我们名字的意义之后,我们现在就要来设计有我们名字的名片,那名片可以怎么设计,让它变得独一无二呢?

悦悦:可以涂上我们喜欢的颜色!

苗苗:可以画上我们喜欢的图案!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但是怎么可以让我们的名片变得更有特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之前有小朋友设计的名片,你们一看到这张名片,你们能猜出来她喜欢吃什么吗?

幼儿:水果!因为她的背景全都是水果。

老师:那这张名片呢?能看出来他喜欢什么?

幼儿:他喜欢车车!还喜欢吃麦当劳!

老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这就是有你们自己特色的名片。所以我们在设计名片的时候可以在上面画上你们的爱好,或者可以把你们名字的由来用图案表示出来。那接下来就开始设计你们的名片吧!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 第一次谈话后的小任务:调查表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6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7张图片

△ 我们制作的名片是最独特的!


 思考 其实在制作名片前的第一次谈话是以失败告终的,当老师问道小朋友自己名字的意义时班上竟然只有两个小朋友能回答得出来。名字很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代表一个人,更是代表了爸爸妈妈对孩子独一无二的爱,父母取名字时绝不是随意取的,幼儿在了解“自我”的角色时,需要去了解自己名字背后的意义以及去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满满的独特的爱、在自己生命最初的时间爱“我”的人对自己有着怎样的期许。所以在第二次谈话前老师给小朋友们留了一个小小的任务,就是回去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并完成相关的调查表。制作名片要求幼儿会写自己的名字、明白自己名字的意义并且能仔细思考自己的爱好、特色,这使得他们往全面认识自己又进了一步。


05 “我”的指纹身份证


老师:关于我们的指纹,我们之前已经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那你们知道指纹有什么用途吗?

峻熙:我知道!警察叔叔可以用它来抓小偷!小偷在偷东西的时候,会留下它的指纹。

老师:是的,我们每个人长大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去办理我们的身份证,在办身份证的时候,就会录入指纹,这些信息就会全部记录到公安局,警察叔叔就可以根据指纹一下子找到那个人的身份证,就知道他是谁了。

蓝莓:我知道身份证,它很重要的,不能丢,丢了坏人就可以拿你的身份证做坏事。

老师:小蓝莓说得非常正确,就像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身份证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存好我们的身份证。

老师: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但是它基本上都分成三类,弓形纹、簸箕纹和斗纹,小朋友可以去科学区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下你的指纹是属于什么类型,还可以去美劳区去拓印你的指纹,制作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指纹身份证”。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8张图片

△我们在学习指纹的种类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9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0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1张图片

△ 我们在观察我们的指纹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2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3张图片


△ 我们制作指纹身份证


 思考 从谈话可以得知幼儿对指纹的概念是不清晰的,甚至有些幼儿根本不具备指纹的概念,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制作“指纹身份证”,通过观察指纹的独特性能感受自己身体、生命的奇妙,在活动中加深我的独特性的概念。同时通过观察自己的指纹属于什么种类、了解指纹的用途,幼儿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指纹的科学知识,在知识与情感上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06 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老师选择了绘本《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来对前三个活动做一个总结。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4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5张图片


 思考 这个语言活动是作为我的自画像、我的名片、我的指纹身份证三个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幼儿“自我”概念的正向升华。孩子们经历了前面几个活动,对自我的独特性、生命的奇妙已经有了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对绘本《我喜欢这样的自己!》的讨论与解读,让幼儿接纳完整的自己。在后续讨论中,幼儿能大方说出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己的缺点,他们都能意识到一个真实自己的存在,我想这就是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07 男生好?VS女生好?


☆ 问题一:你觉得是男生好还是女生好?

李浩诚:我觉得女生好,因为我看我妈妈生我妹妹的时候很辛苦。

袁阅:我觉得女生好,因为女生可以化妆、穿漂亮的小裙子,男生不可以经常化妆,女生可以每天化妆。

邓羽彤:我觉得女生好,因为我喜欢我妈妈。

郭牧也:我觉得男生好,因为我很喜欢我哥哥,我哥哥好爱我的。

张璇:我觉得男生和女生都好,男生很勇敢,女生很温柔。


☆问题二:如果世界上只有男生或者世界上只有女生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浩诚: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女生,那很多要很多力气的活就没人干。

陈浩东: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男生,就不会有小宝宝出生了。

倪骏熠: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男生或者只有女生,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无聊。


☆问题三:男生可以帮助女生干什么?女生可以帮助男生干什么?

陈景琰:男生可以给女生买礼物!我爸爸就有一张钻石卡。

朱淼淼:女生也可以给男生买礼物呀。女生还可以生宝宝。

张博衍:女生遇到很重的东西时候可以找男生帮忙搬,因为男生很强壮!

诗语:女生可以安慰男生。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6张图片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7张图片


 思考 这个话题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也是对角色“我”的话题的一个延伸,是角色“他”与角色“她”,这个话题的讨论也是一种形式的性别教育。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是以辩论的形式展开的,觉得做男生好还是做女生好?大部分幼儿的观点或温暖或天真单纯或有点没心没肺,还有少数幼儿能跳出这个问题的限制,回答出我觉得男生女生都好,让老师觉得惊讶无比,果然不能小看小孩子的智慧,我想她的回答作为这个话题的总结词再合适不过了。经过激烈的争论,班上幼儿形成两大阵营,老师见机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世界上只有男生或者世界上只有女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孩子们很聪明,世界上男生和女生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行,纷纷发表观点,瞬间班上的两大阵营又合二为一,无比团结,老师又顺势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希望孩子们都可以团结友爱、男生女生互相爱护,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觉得此次讨论的目的达到了。


08 化身小小记者采访爸爸妈妈


在了解完自己之后,我想知道我最爱的爸爸妈妈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呢?跟着小小记者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8张图片


此次探索与发现活动,通过谈话、观察、绘画等方式,孩子们绘画我的自画像、制作了我的名片和指纹身份证,第一次比较仔细地观察了自己的外貌、了解名字的意义、思考自己的独特之处、感受到了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再通过对自己优点、缺点的认识,对“自我”认识的全面性、接纳性都有提升;最后,通过辩论、谈话形式的性别教育,感知了自我的存在。因为这词活动的许多问题不仅在现实层面,许多也上升到哲学层面,所以在每次操作前老师会和孩子们进行一次非常认真的谈话,语言的魅力是无穷大的,老师引导幼儿先正确认识、再进行操作,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对“自我”认识更清晰,更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编者注:以上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王玮欣(机关二幼曦城分园)

 图|郑思敏(机关二幼曦城分园)

编辑|梁海妍

审核|赵媛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9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师日记|走进“我”自己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