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小衔接”在学前教育中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它是使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自然少不了幼儿园、小学、家长的三方相互沟通与合作,达成教育上的共识。
目前,随着各界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已成为大众都普遍关心的话题,我们也希望借此平台,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彼此更好地被看见,被理解。
那么,关于幼小衔接,集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三种角色于一身的幼儿园园长又会有哪些话想对小学老师说的呢?
01 /
慢下来
静待花开的声音
《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有那么一段话语曾触动无数读者内心:“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孩子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描述背后的那份爱与深情,正是强调了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而独特的规律,就如同世间万物的生长必须遵循它们各自的生命轨迹一样,急不得。
对孩子们而言,他们早期会经历两次重大时刻:一次是从家庭向幼儿园过渡,从父母的臂膀走到老师的手边;一次是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转入以“科目”学习为主的小学,这也是他们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
每朵花都有自己花期,孩子在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给予适应的时间,让爱与耐心成为滋养孩子成长的养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02 /
每个孩子
成长进度都是不一样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每片树叶都有自己的脉络,自己的纹理,自己的阳光,自己的土壤,它们的成长环境也是千差万别的。正如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的某一水平的时间都不尽相同。作为孩子们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我们更应学会追随孩子的个性,尊重他们发展中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进行衡量。当有部分孩子“掉队”,跟不上集体的学习进度时,希望老师们能给予更多的理解与鼓励,遵循孩子的发展特点,逐步过渡。
03 /
你们有“零起点”
我们并不是“零准备”
很多人都会好奇,“幼儿园的孩子只是在玩,能学到什么知识?”“幼小衔接,幼儿园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对幼儿园来说,与小学衔接是一项基本的工作,这项工作更是融入到幼儿园三年的教育过程中。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学习重点,在0到6岁是应该在活动、游戏中培养好习惯。在学龄前阶段提前学习拼音、不代表孩子今后语言学习能力的长进,多认字、多做算术题反而是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得不偿失。
北师大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认为,“评价一个孩子是不是做好了幼小衔接有三个关键:第一个是‘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对新事物要有好奇心、有兴趣,喜欢探究,喜欢问问题;第二个是‘活动能合群’,能学会和其他孩子相处,能很快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体中;第三个是‘生活有条理’,具备基本的自我照顾能力。”
因此,幼儿园的入学准备不是让幼儿去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而是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小学学习打基础。等孩子上大班后,老师还会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我要上小学”等主题活动,鼓励孩子在实地参观、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小学的认识,增进孩子们对上小学的憧憬与期待之情。
04 /
做中学、玩中学
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学习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认知发展规律,在儿童玩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儿童在此过程中不仅习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而且开始对社会规则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教育是学生真正接受系统学习的开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学习”与“玩”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相互、双向的,低年级的学生也需要很多的实际操作和感性经验的支撑。
以了解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重点,考虑新生的前期经验水平,根据新生的特点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注重小学教育的生活性、游戏性和情境性,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些都是需要值得我们思考与审视的问题。
05 /
幼小衔接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沟通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我们都将面对同一批孩子,如何让这批孩子在不同阶段获得更好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连续,教学是连续的,教师的发展也应该是连续的。由于沟通的断层往往会导致衔接的困难,例如,小学老师不了解幼儿园的做法,对孩子的前期经验缺乏了解;幼儿园老师也对小学在幼小衔接的做法缺乏了解,甚至由于沟通壁垒引发一些“幼小衔接”的误区。
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充分联动、紧密合作,尽最大努力减缓坡度,使幼儿尽快越过“界区”,适应小学生活。例如,加强幼儿园、小学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互访、共同参加教研活动、共同设计幼小衔接课程等。当我们保持同一个思考阵线,有效的衔接才会开始,不同阶段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我们坚信只要大家用心携起手来,达成共识,一定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稳步前进,为孩子们未来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撰稿|梁海妍
审核|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