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杜绝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集团十六幼于2月20日开展了杜绝“小学化”倾向专项教研活动。
组织老师学习了解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1
教育内容“小学化”
将学业知识的准备当成入学准备,以提前学习小学阶段学业知识为目标,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片面追求知识量、记忆量和学习难度,将拼音、识字、速算以及超出幼儿理解能力的国学等列入课程学习计划。
2
教育形式“小学化”
以集中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大量使用人手一册的幼儿用书进行教学,强化机械训练,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3
教育环境“小学化”
环境设置较为单一,只能满足集体教学、进餐和午休等活动类型的需要,不能支持幼儿进行自发探索学习。
教学徐主任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天性的泯杀及对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危害。老师们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等环节分享自己的教育观点,并共同研讨“如何把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分享。
教师自评
了解了防止“小学化”的意义及内容后,老师们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进行了自评打分。
教育环境排查
教学处还组织了老师们到各班从一周教育教学计划、区域规则、幼儿记录、图书投放等方面进行了教育环境排查,并对老师们平时鼓励儿童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记录学习过程、不强求工整和相似度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如果让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小学的知识,那就好比空中楼阁,稍有不慎便会轰然倒塌。我们应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独特的学习方法,还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素材|徐爱华 冯凭 任志刚
编辑|黄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