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机体的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够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身心基础都较为薄弱,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是幼儿阶段保育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和提前,是办园的生命线。
为帮助集团保育员、园医进一步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好日常消毒、疾病预防等卫生保健工作。2018年4月4日,在集团第十二幼(上合花园分园)开展了主题为“幼儿园消毒与传染病的预防”专题培训。幼教集团诚邀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知名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学前教育兼职督导、深圳市学前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雷雨主任为主讲嘉宾。集团保育员、园医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幼儿园消毒技术、传染病的预防两大方面,进行详细地解说与指导,帮助教师们理清基本的概念,为保育员、园医增加了应对幼儿园消毒、幼儿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升集团保育员、园医的卫生保健水平。
1.学习科学的消毒技术
幼儿园是一个密集的空间,特别容易发生疾病传染,每天消毒是必须的工作。
雷雨主任从消毒的目的、消毒概念、消毒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消毒种类展开详细地解说,引导教师们掌握科学的消毒技术,他强调要将培训中所学到的东西切实的在幼儿日常中实行,保证每一名幼儿的健康成长。此外重点介绍了幼儿园消毒要具体操作方法:
● 毛巾
擦手毛巾在幼儿园必须是一人一巾,可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先用肥皂水浸泡搓洗,然后用开水烫洗干净再消毒;
蒸煮消毒,一定要让水浸没毛巾,在开水中蒸煮15-20分钟;
如果当天不清洗,等幼儿用后可放在阳光下曝晒;
有消毒柜的也可放消毒柜消毒,但要防止毛巾被烤糊。
● 水杯
幼儿的水杯要专人专用(可用标志物标示);
如果一天只喝水,不喝牛奶或豆浆,每天只需消毒一次即可;
如果用水杯喝牛奶或豆浆,必须在吃完后立即清洗消毒。
● 毛巾架
幼儿园擦手毛巾要有专用毛巾架;
毛巾最好不要贴墙挂,一是不易受到光照,二是不卫生,容易滋生霉菌,若因房屋面积小,只能贴墙挂;
毛巾架每日用清水擦去浮灰,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2.掌握幼儿传染病的防治方式
当春季来临之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的微生物趁机而入,特别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如何有效地预防传染性疾病,提高教师的防控意识。雷雨主任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幼儿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消毒与隔离、做好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 预防接种
按照当地的规定,给幼儿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各种疫苗。
● 卫生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随地便溺,不用手揉眼睛,不吃不干净的食品,饭前便后洗手,睡前洗脚等。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长期的,它关乎幼儿健康成长的重任,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责任,通过强化集团保育教师的卫生保健工作,有效提高师幼的日常卫生保健知识,使集团各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切实做到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未来,我们还将继续进行相关的培训,不断提高集团教师的保教水平,将这份“爱”和“责任”进一步强化,让我们的爱更专业。
★ 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症状: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C以上,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其症状是躯干、四肢、头皮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等,有的会发热,体温38℃以上,主要通过水痘患者说话、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被褥及毛巾等而感染。
3.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全身感染性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腺的肿大、发红。其主要通过腮腺病人的飞沫使健康人受感染。
4.手足口病: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文|陈小荣
编辑|陈静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