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不忙上小学
我们要上小学啦
大班春季学期是“入学准备”的关键时期,也是大班幼儿通过亲身感知、直接经验和动手操作内化核心经验的重要时期。在5月“我们要上小学了”主题课程背景之下,孩子从对比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开始,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体验、感受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大准备渗透,共同探索发现、表征记录、遇见美好。
幼
儿
园
与
小
学
有
何
不
同
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之处是了解小学的第一步。从了解小学作息时间,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及校园环境及建筑,到了解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做作业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做好经验准备,更有利于入学准备向往的建立。
通过教师的讲述,孩子们尝试从已知经验入手,通过对喝水、午睡、校服、课桌椅等方面的对比,感知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丰富入学准备经验。一张小小的调查表为孩子们提供了表征空间,小细节透露出孩子们对小学生生活的积极关注及向往,也为后续“参访小学”奠定基础。
我
心
目
中
的
小
学
由于小学与在幼儿园的生活有较大差异,脱离备受关注、万般呵护的家,面对小学的新环境、新朋友、新老师,需要重新适应社会集体生活,教师必须注重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在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等各方面开展。
“我心目中的小学”活动,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多方位了解小学,细化幼儿对小学生活具体流程的认识,以期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促进幼儿在身心各方面做好升学准备。
/////////
有
趣
的
课
间
十
分
钟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班小禾苗们来说,小学就在时光的不远处。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作息时间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课间十分钟”是一项比较大的变化。每节课结束,都会响起一段音乐,这就是课间十分钟到了。
在“有趣的课间十分钟”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自主进行课间计划,选择同伴、确定地点、商量器械,然后有序安排好喝水、上厕所的顺序,形成有序、安全、快乐的“有趣的十分钟”。
我
的
情
绪
日
记
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不同性格的孩子走进一个班级,本身就是一次社交能力的考验,从自我介绍到与同伴合作计划,再到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小团体,都是孩子社会性成长的轨迹,而交往合作发生最多的环节就是游戏。
老师尊重并鼓励幼儿用“我的情绪日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记录下自己和同伴游戏时的情景,与同伴分享快乐,遇到冲突尝试解决,为幼儿营造宽松的交往氛围,从而做好幼小衔接的社会准备。
小
小
观
察
员
在幼儿观察活动中,我们习惯于以教师的身份观察儿童,鲜少给孩子观察的机会。既然孩子是活动的主角,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扮演活动观察员的角色,用儿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游戏,规避“儿童失语”现象的出现。
倾听孩子的声音,接纳孩子视角所见到的活动,让孩子做小小活动观察员,给孩子做了加法,教师做了减法,一加一减之间,是我们对活动中儿童主角的再理解和再思考,体现了对儿童主体性和参与权的尊重,更为教师提供了触摸孩子真实的另一条路径。
小
小
故
事
家
在大班的阅读区,大班的小朋友们总是忙碌着,他们用彩色笔、订书机、剪刀等工具,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图书”。他们不仅画出精彩的插图,还进行绘本故事的续编。他们很乐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和同伴进行分享,互相欣赏和学习。
老师们也会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水平,给他们提供一些绘本作为参考和启发。这些绘本有的是经典的童话故事,有的是生活中的小故事,有的是科学知识介绍。孩子们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和乐趣,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开放性的主题创编,真实表现内心世界。
从“小”衔接
是养习惯也是育品质
我们相信
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它却在那里
自然而言地生根发芽、日渐茁壮
让我们一起用连续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文案|段宁莎
编辑|高 瑾
责编|段宁莎
监制|张伟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太原市育英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