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XIN&IESK
<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共话成长
教育需要理想与情怀
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
做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
2021年10月11日下午,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教学行政团队与盐田区田心小学行政团队以及班主任、科任老师代表开展了幼小衔接工作研讨会,一场深入的交流与互动,就在此刻开启。
会议从田心小学校长刘汉文的致辞拉开了序幕。刘校长围绕当下的教育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专业的阐述:
要改变对当下儿童的认知。
建立科学衔接机制。
深入了解幼小衔接中的种种差异,为孩子定制各种能顺利衔接的课程。
建立进阶式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营造科学健康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刘校长提出,很多学科流派只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对儿童的认识,而真实的那一个个体的儿童,还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判断学会回应他。小学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之外,也要回归教育的温暖本质,从幼儿园汲取温暖教育的力量,从心认识孩子,做引领未来的教育。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由田心小学副校长龙波涌做关于《联系生活,指向生活》的主题报告。龙校长从“田心路径”的主要思考娓娓道来,提出让孩子从实际出发,科学做好上小学的准备,从而达到合作合群、自我管理的目的,进而自觉承担学习责任,驱动内在学力,实现人生理想。
每个真小的个体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通过细密的观察和感受去回应他。
我们在生活与探索中成长,
鼓励孩子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成长为独立学习者。
会议的第三个议程由教科院幼儿园法人园长邱志华做关于《幼小衔接幼儿园思路分享》的主题报告。
邱志华法人园长从“零年级”设置原因、“零年级”内容设置的原则以及各项活动的具体开展展开了阐述,还介绍了教科院幼儿园基本情况,幼小衔接工作改革思路及目标、举措,以及幼小衔接活动保障、预期成果。
她指出,
教育本身是一个很慢的过程,
也是不断生长的过程。
决定孩子成就非凡人生的,
一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二是家庭的教导;
三是来自社会与学校的教育与培养。
我们相信,
用关爱、尊重和耐心
呵护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带着爱和感恩去学习,
去应对他们要面对的一切。
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幼小衔接工作目标
设立“零年级”,建构幼儿园特色幼小衔接课程。
与田心小学幼小衔接核心团队教师建立教研机制。
融合教科院幼儿园特色课程和田心小学特色社团活动的优势。
建立富有特色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
幼小衔接工作预期成果
未来,我们将与田心小学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双向衔接。相信在我们的合作探索之下,撬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课程的支点,共同探索更适合儿童的实践路径。
图文|IESK宣教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微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