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教育衔接,是为了帮助儿童平稳过渡并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是儿童成长的个重要转折点。
“幼小衔接”的关键并不是知识技能的练习,而是能力的培养,例如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以及规则意识,只有经过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畅通无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做吧!
大班幼儿专注力有所提高,但有些幼儿会出现满教室走动、奔跑??的情况。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让幼儿能坐在小凳子上保持一定的时间!
一日生活中,需要运用到排队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排队喝水,幼儿分成男生、女生各一队,有序的进行生活活动!如厕时,请小女生、小男生分开练习排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排好队和耐心等待,并在如厕后,慢慢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便后洗手、用自己的毛巾擦干小手。
鼓励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不挑食,粗细搭配,合理膳食。进餐前知道洗手并摆放餐具,进行餐桌礼仪教育,进餐时能保持安静。餐后知道用纸巾擦嘴。让幼儿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为孩子创设健康的成长环境,营造快乐的成长氛围,让孩子学会自主劳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通过一系列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宝贝们学会了很多本领呢!不仅会叠衣服、穿衣服、穿鞋子、整理床铺,离园时还会自己摞椅子。
孩子的学习一般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孩子能耐心专注地去研究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学习品质,户外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尤其重要,为了保障幼儿户外游戏时间,又让孩子玩的开心,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了保证幼儿充分活动量。
幼儿生活能力、良好习惯等规则意识的养成,并不是一朝夕的事情。幼儿能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也不只是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的。只有不断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则秩序的培养,培养幼儿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让幼儿做好身心准备,平稳过渡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