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学校放假了半个月,复学后发现怎么植物角的植物都蔫了。小朋友们就思考如果他们放假在家,没人浇花,有没有什么办法在放假的时候也能让植物喝饱水呢?
恺恺:可以请保安叔叔帮忙浇水
依依:周五可以多浇点水
旭旭:拿几个瓶子装满水,戳几个洞,埋在土里,水就流进去了
通过大家的讨论,最终我们决定采用旭旭的办法,自制一个浇花器。
收集浇花器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浇花工具,小朋友们将搜集到的浇花器带到班级里共同讨论、了解浇花器的特点。
收集图片
网上的自动浇花器,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储水装置,底部有细细的滴管。一种是给花盆外部套一个更大透明的花盆,小花盆底部的小孔穿过棉线连接两个花盆。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浇花器分为:储水型和流动型。
其中,棉线的导水作用给了孩子们灵感。
在初步了解后,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亲手制作一个浇花器。那制作什么样的呢?孩子们自主设计起来。
孩子们根据绘画的设计图,正在校园里寻找合适的材料。
旭旭:我们需要一个储水装置,我觉得用塑料瓶可以代替!
小叶:我们之前带了好多的瓶子,我们去拿吧!
萌萌:美术区有木棒,能固定住瓶子!
霖娴:还有棉线,棉线能吸水,然后从另一头把水滴下来!
该怎么制作浇花器呢?
让我们先看看视频学习一下吧!
准备材料:饮料瓶、木棒、大头钉、胶带、毛线
选个大小适中的塑料瓶将筷子绑在瓶子两侧
拧下瓶盖戳个洞
毛线穿孔,将绳头在瓶口打个结
装上水就能用了,水滴会透过瓶口毛球慢慢浸出
将筷子插入土中使用
浇花器做成了,水顺着湿润的棉线一滴一滴的流下来,大家时不时地就要去看一眼我们的浇花器。
第二天中午,宸羽走过去看了一眼,说:“老师,瓶子里面的水已经流了一半了!”
希希说:“我刚刚去摸了一下绳子,结果那个绳子都干了,水是不是不留了呀?”
可是为什么水不流了呢?大家展开了讨论。
小浦:是不是棉线把洞给堵住了?
浩浩:可能是因为里面空气不流通了,所以水出不来了。
翊轩:如果我们在瓶子的顶上再戳一个洞,是不是空气就流通了,水就会流出来了?
翊轩的想法经过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大家开始操作了。
通过一系列实验大家发现,孔越小,水流的速度越慢。
之后,大家一起讨论了一瓶水能流多长时间。
有的说20分钟,有的说半个小时
有的说4天
还有的说能到下周一……
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一瓶水能流两天多,这样我们只要在周五放假前把水装满,那周一来学校的时候,植物还是吸饱水的样子了!
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深化了对于自动浇花器的认知,了解浇花器的工作原理。
周末,浩浩和爸爸妈妈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发现,小区里面有棵树“挂盐水”了。
萌萌:为什么小树要“挂水”呢?
小金:袋子里面可能是水,小树是这样喝水的。
馨馨:我觉得可能是小树生病了,所以才要挂水。
锦诺:我想,小树挂的可能是营养液,这样它才能快快长大!
……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原来小树挂的叫“大树吊针液”,是专门为大树研发的一种药剂,能激活细胞再生,提供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提高大树成活率,复壮树木,适用于移植的大树,不明原因衰弱的古树名木等,是保护一些珍稀苗木的有效救命药。
这“挂水”的树可太神奇了!小朋友们,请你们也去找一找吧,还有哪些好办法也是在保护树木等植物的呢?!
文字:王仪
照片:鸿山园大八班
编辑:毛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