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儿童 静待成长
读书,是一种“遇见”。
翻开书本,推开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
邂逅一份充满人间温暖的感动。
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让我们共赴一场阅读的文化精神“盛宴”。
共读书目:《看得见儿童 找得到课程》
简介: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时至今日,陈先生的“活教育”仍然是指导幼儿园教育和课程的重要思想。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活教育”提示我们,教育要密切联系生活,要激发儿童固有的活力,让儿童自己想、自己做。
推荐理由:本书主要呈现了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的不同案例。每个案例都是从生活中、游戏中。细心观察生成的课程。通过本书的学习,深刻体会到老师要成为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引领者、支持者、观察者,要不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去发现儿童、了解儿童、发展儿童,不断在生活中、游戏中挖掘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或好奇,引发能让孩子自主学习的课程。并让多方面资源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一个个实例向我们展示着鹤琴幼儿园的老师们是如何进行“活教育课程”的。从而看到老师们课程观念的确立,从实践者变成反思者,进而成为研究者。
聚焦问题:什么是课程?
01
艾老师:课程不等于课程故事,课程内容一定是接近孩子最近发展区的,是孩子喜欢的事情,实施下来能带给孩子一些发展的内容。课程就是应该来源于儿童,在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其中获得的经验就是这个课程带来的价值。
02
严老师:课程一定从孩子兴趣出发,无兴趣的课程就是老师教的过程,孩子主动探寻的,教师尊重且放手支持的,就能遇见课程。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做课程,前提是孩子感兴趣的。
03
张老师:课程是教师与幼儿直接的、间接的互动过程,从活动的形式来看,幼儿园课程包含了幼儿在园所内的游戏、学习、生活以及运动,其最核心的本质是幼儿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04
王老师:课程在一步步生长,儿童发展也必定是增加的。教师可以教的内容有很多,儿童可做的事很多,但不一定都能产生发展;适宜于儿童身心状态和现实需求的机会,才是真正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才是宝贵的。这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发现和创造。
聚焦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推动课程发展?
01
孙老师:首先是尊重幼儿发展需要,基于幼儿经验、满足幼儿内在发展需要;其次是借助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在幼儿真实生活情境中开展有组织、系统化的课程活动,并且可以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
02
邱老师:要注重儿童本位,关注孩子的实际需求,捕捉生活中的教育机会,以生活为基石培养儿童的生活态度和学习能力。教师和幼儿都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生活无时不变,教育契机无处不在,课程需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也需要保证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行动:理念践行
在大自然中感受、体验学习是最适合孩子的有效方法。基于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就是活教材”的思想,我们在一日生活中贯穿,让孩子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悟到自然的奥妙。
一日生活皆课程,让我们俯下身子,用心去捕捉孩子那灿烂笑容背后的光。让我们在课程中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若水,
川流不息。
日濡月染,
终有回甘。
柳青街道中心幼儿园
图文:各班级老师
编辑:严家雪
审核:屈洁